跳到主要內容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再談預算案─平衡的藝術

數月來日以繼夜,埋頭苦幹的日子總算告一段落!心情就像考試完畢一樣舒暢。

再談預算案─平衡的藝術

自去年十一月起,預算案諮詢會議便馬不停蹄地展開。屈指一算,我會見了近三十個政黨和團體、出席了五場地區和電視諮詢會,作了多次區訪。此外,我既要與一眾局長商討他們的財政需要,又要與庫務科的同事討論公共財政情況,還要與經濟師分析經濟前景。這真像唸書時一節課接一節課,那時還有午飯的空閑,現時卻連午餐和晚飯時間也給佔據了,令我最後不得不下令:要預留一點點時間給我吃飯﹗三文治也可以!

以上只是小菜一碟而已,預算案分配資源時「順得哥情失嫂意」才真的要命。售貨員的格言是﹕「顧客永遠是對的。」但若要面面俱圓的應付要求不同的顧客,相信韋小寶也吃不消。尤幸我時常緊記少時習武時師父的一句訓話﹕「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說話所指的就是平衡。日月星辰運行不息,四季時節井然有序,都建基於平衡。它無形無聲無色,但又無處不在,支撑着宇宙運行。說得生活化一點:單車不平衡便不能往前走。但我們亦要緊記,如單車不是向前行的話,是會掉下來的。

預算案進行諮詢時,各方訴求可謂如雪片飛至。要恰到好處平衡各方利益,一點也不容易。既要糅合「鞏固基礎」和「與時並進」,又要兼顧「秉承傳統」和「因時制宜」,兼且要順應「照顧現在」和「發展將來」。我提出的三個公共理財信念,即社會承擔、可持續性和務實,正是為了平衡這些不同需要。

我曾對一班同學說:「任何成功的創意或創新,必定都有穩固的執行基礎」。這完全是「平衡」的體現。不要以為老人家在四平八穩地耍太極才需要平衡。年輕人在溫習和娛樂、親情和愛情、朋友與家庭,以至道德與享樂之間一樣要平衡。平衡是有難度的,所以是一門學問﹔有時侯也很講究功夫,亦是一種藝術。一旦失衡,後果可大可小。

有沒有想過,這三個公共理財信念也關乎大家未來的個人發展?我不是「亂吹水」的。年輕人在認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前,首先要客觀務實地認清自己的強弱項,包括個人性格、潛質和缺點等等,然後再考慮自己在不同行業的發展機會,以及這些行業日後在社會上的「可持續發展指數」,亦即是前景。得出結論後,自己便有了方向和目標。一步步循自己訂下的方向邁進,也就是自己對家庭和社會有承擔了。所以,大家在思考社會問題和考慮個人志向時,不妨應用以上三個信念,理性地尋找發展路向、更規範地計劃將來,繼而更有步驟地達到目標。

這三個原則不單是編寫今次預算案背後的理念,亦是我長久以來做人處事的大方針。

預算案普遍受到各界接受,引用時下青少年的流行語,亦算是「OK好啦!」。我固然感到欣慰,但我不會因此而鬆懈,因為我們前面仍有不少的挑戰。

後記
同事剛才告訴我,今年預算案公布後首日的網上page view達120萬,可見市民十分關心預算案內容。這再次提醒我,我們怎樣處理政府財政,對香港每個市民都有影響,所以我未來四年半更加要「做好呢份工」,為市民好好管理屬於他們的資產。

2008年3月1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