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再談電影

預算案公布已三個多星期。在復活節假期,我終於可以偷閒,在家看看影碟。除了港產片外,我亦愛看外語片。這次,我一口氣翻看了四齣70至90年代的舊西片,連女兒也不禁笑我好像沉迷「打機」而廢寢忘餐的「後生仔」。

再談電影由積尼高遜主演的《天涯浪子》(Five Easy Pieces)是我最喜愛的舊電影之一。我已看過不下十次,但每一次都給我一個十分滿足的感覺,這套電影既有出色的演員,又有由田園歌手Tammy Wynette唱出多首聽出耳油的插曲,更重要的是故事真實地反映60、70年代美國的年青人追求自由放任、要掙脫傳統束縛的精神。故事主角出身於文化傳統深厚的富裕家庭,自小學習鋼琴,而且深具音樂天份,但他偏偏選擇背棄家庭,多年四處流浪、結識不同女友,並到油田工作。片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幕,是主角跟兩個在路上“pick up”搭順風車的人到一間路邊餐廳,因想點一客菜牌上沒有的多士,受到「按菜牌辦事」的侍應諸多留難,對白惹笑。主角的堅持和反叛,是貫徹全片的主線。難怪這齣電影2000年獲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National Film Registry)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價值上均有重要性的美國電影。

第二齣是有關人性的《The Last of the Mohicans》。影片改編自19世紀初美國著名作家James Fenimore Cooper的同名小說。Mohican是美洲一個印第安部落,故事背景是英法兩軍1757年在北美洲爭奪殖民地的戰爭。影片吸引人之處,是對人性光輝與黑暗的對比描述︰英法兩軍都背信棄義,而印第安人則忠於朋友。片中對友情和愛情的描述都十分感人,壯觀的戰爭場面以及優美的取景也十分值得觀賞。

《一代拳王》(When We Were Kings)是紀錄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記載了著名拳王阿里與佐治科曼1974年在非洲扎伊爾Zaire (即現在的剛果共和國)的一場世紀決戰。有「牙擦拳王」之稱的阿里,給人的印象是輕佻和不羈,但事實上他是一個勤力、細心、認真、做事很有計劃的人。這齣電影確實令我對阿里有更立體的認識。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影片除了有精彩的拳賽外,亦有令人回味的「黑人胡士托騷靈音樂節」 (Black Woodstock Soul Music Festival)的片段,喜愛騷靈音樂的朋友,必定會再三翻看。

最後要介紹的《The Duellists》是一齣較冷門的電影,內容講述拿破崙軍隊中的一名軍官,因為小故,不停找另一名軍官決鬥,由佩劍、軍刀以至手槍都成為決鬥工具,主角屢敗屢戰,十分頑固,但同時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如果你們喜歡劍擊,我更要向你推薦這部戲,因為片中有多場劍擊較量,手法和步法很正統,精彩得很!

一口氣跟大家分享了四齣電影,如果你們有甚麼關於電影的觀感和有甚麼好戲介紹,記得電郵給我。

2008年3月24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