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Make a Difference (MaD)

我一向享受與年青人交流,他們朝氣蓬勃的氣息和新鮮的意念,往往使我耳目一新。上星期,我分別出席一個名為MaD (Make a Difference)的青年論壇開幕典禮,亦到香港華仁書院與一班同學交流對預算案的看法。

或許MaD論壇確實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論壇是得到政府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創意香港贊助的,參予者有來自十六個國家的嘉賓和出席的年輕人,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等等。論壇的目的是鼓勵參與者發現自我,啟發他們的創意和創業精神。

談到MaD活動的起源,要從2008年頭說起。當時,我們正着手活化香港的品牌。我們都認為品牌開始舊,有點過時的感覺,應該重新定位。那時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的黃英琦、勰高創新的陳嘉怡和Imagination 設計公司的Adrienne都認為香港需要注入新思維、新動力。我們便朝著這個方向作出思考、設計有關活動、推行品牌的活化工作。

直至2009年初,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得到政府的撥款資助,Make a Difference (MaD)便宣布誕生,MaD的核心價值是創意(creative)、同理心(compassionate)、團隊精神(collaboration)和世界思維(cosmopolitan),而MaD全會,可說是他們的「頭炮」,發揚的信息理念是:創不同、變則通,改變由你開始。

在開幕前一天,主辦機構問我想不想和參加活動的年輕人見面。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不過,由於其他工作的關係,和知會時間太遲,我只能夠提早大約十五分鐘到場,跟他們作簡短交流。

開幕當天參加會面的年青人有十多位,其中包括不少傳媒報道的一位朋友Johnny,可能由於他曾經參與「五區苦行」,故此特別受到注目。他是中文大學的二年級學生,斯斯文文的。他告訴我他讀的是化學系,我說現在香港生物化學科技產業正在迅速地發展,他在畢業之後,在這方面是大有發展的機會。不過,我和Johnny都同意同學畢業之後,發展不一定要局限於他們主修的學科。我的經驗也是一個例子。

在交談之中,不少年青人都關心就業的問題。我亦跟他們分享了我的看法。其實,政府十分關注這個問題,我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亦曾提出多項針對性的方案,加上社會各界的努力,減低了今次金融風暴帶來的職位流失。

參加會面的還有來自內地的「MaD模」Hou Yuxin,他關注的是香港經濟偏重金融業,應該著重多方面的發展。我同意這個說法,我們在鞏固現有四大支柱產業,包括金融業的發展之外,亦應努力開拓新的優勢產業,包括特首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這是政府的政策方向。

類似的問題,在與華仁同學的討論亦曾出現。華仁同學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在於他們流利的英語和條理清晰的發問,更在於他們對社會問題的廣泛和深度,他們的問題廣泛,由能源、環保、保障少數族裔至貧富懸殊都有,同學中有年少老成的問題,例如關心香港產業結構,亦有關心預算案的公民參與和諮詢方式,我一方面盡量用心回應問題,另一方面亦對同學們關心社會的熱心而高興。這次交流的時間雖然不足一小時,但令我樂了半天,可以親身聽到年青人的意見,感覺相當不錯。真是Made my Day.

參與兩次活動期間,不少朋友都提了一些有趣的問題,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詳細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2010年1月3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