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京都最打動我的是什麼?
月初,匆匆訪問了日本京都,出席第十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財長會議。本來以為這正好是日本紅葉大展本色的季節,雖然此行公務繁多,大概也可以對漫山的繽紛,在車上遠遠投以一瞥罷。不過事與願違,京都市區內的大部份樹林都還是青葱一片,還未有變紅。儘管這樣,京都處處勾起我對這個美麗城市的回憶。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在京都舉行的第十七屆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 |
我到過京都多次,有公務的,也曾多次與家人作私人旅遊,每次都對這個非常富有特色的都市大為欣賞。京都雖然保持着良好的古老風貎,但卻一點都不保守。
京都予人最深刻印象的,是它濃濃的日本風情。很多人就是為這風情而來、或再三而來的。不單是外人,就是日本人也一樣迷戀京都的特殊風韻,以致有人說,這裡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它的大街小巷、寺院古蹟、傳統特產,處處讓人想到古老的日本。有些地方,真讓人有時光倒流的錯覺,眼前景物完完整整地就像數百、上千年前的模樣,就連人也一樣 ── 你可以見到穿着嚴整和服的女子蹬着木屐在老房子夾道之間走過。難怪這裡有「真正的日本」之稱。
可是也有人是追尋古老唐朝風情而來的。京都號稱「千年古都」,初建都於公元794年,時稱平安京,直至1869年,京城地位才被東京取代。建都時,正是中國唐朝時候,是日本對中華文化最崇慕並大量輸入的時期。京都的城市布局最初就是模仿當時的長安和洛陽而設計的,東城區仿洛陽城,西城區仿長安城。至今,京都還有洛中、洛東、洛北、洛西、洛南這樣的地名。
京都的名勝古蹟自然也處處可以感受到「唐風」,難得的是這些古蹟都保持得非常好。更難得是,它們大部分不是「活化」作現代化用途,而是仍然發揮着傳統功能,真正「原汁原味」。這不是靠某些個別有心人做得到的,而要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和支持才行。京都整個社會都接受、欣賞、珍惜這些傳統,傳統因而至今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是個有生命的有機體,而不是靠人工的「生命維持系統」去「吊鹽水」續命的。很多地方的文物保育做得不如日本、特別是不如京都,最大的差別可能就在這裡。
我在京都住過民宿,住在京都市民古老而保養得很好的房子裡。裡面有舒適的現代化設施,但簡樸、雅潔,完全是平民古宅風味。主人平易親切,待客如友。供應的早餐、晚餐更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口味。這絕對是大酒店感受不到的。你很真切的感覺到,這裡的人珍重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輕易受外來影響而改變。他們不僅是在保持傳統,而且把傳統的優點大大發揚,讓外來的、對這種傳統並不熟悉的人,也愛上他們的傳統。
我的女兒讀大學時,曾經到京都作交流生,在這裡生活了整整一年,她很喜歡這個城市,懷念那段日子。那時,她住在一家民居裡,就在王宮附近的一所有花園的日式平房,每天踩單車到大學上課,到附近觀光,享受這個城市的風韻。
那時我也趁機會前往旅行,順路探望女兒。印象最深刻的是清水寺,它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現在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産,那座由百多條木柱撐起的主堂像個誇張的大舞台。日本很多古典文學作品裡都提到這座名勝。還值得一提的是聳立在鏡湖之中、金光閃耀的金閣寺,它讓人想到幕府時代的權力威嚴。這裡的夜景十分難忘,對「龍友」來說,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地方。
|
高台寺 |
此外,還有一個不大為香港人熟悉的高台寺,最適宜夜遊,聽說最近該寺聘請了著名的燈光設計師,為寺內的樹「打燈」,使它們倒影在前面的池塘之上,十分值得欣賞,如果有機會再到京都,一定要前往參觀。
我想過,京都最打動我的是什麼?我的答案是 ── 真誠,對生活、文化、傳統的真誠。
201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