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4% 對香港意味着什麼?

這幾天,香港輿論議論紛紛,不斷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香港宣布的一系列兩地合作新措施發表見解。這些新措施都是配合香港的經濟特點而提出,如李克強副總理說,目的是「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這「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說,所有成功的經濟活動,都必定是雙贏或者是多贏的。一個商人的產品暢銷,賺了大錢,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給人們帶來了實惠。雙邊經貿活動能夠持續發展,也一定是符合雙方的需要,能夠達至共贏之故。

內地改革開放之後,港商大舉北上,就是非常好的雙贏例子。港商以至整個香港固然從中都得到好處,內地得到的好處──有形的、無形的──可能更大。如今,香港在內地的投資佔外來投資四成以上,內地在香港的投資也佔四成以上,雙方已經形成龐大的經貿往來,互惠互利。展望將來,前景非常讓人憧憬。

李克強副總理是在「『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並宣布有關措施(註),要明白這些措施背後的政策,一定要對「十二五」有背景的認識。譬如,一定要了解國家未來五年加快轉變的方向,知道國家經濟發展方式將會轉變為擴大內需、發展服務業和新興產業、推進城鎮化、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並且要進一步改革開放,要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

用李克強副總理的話來說,國家這些轉變是為適應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而制定的,涉及對整個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戰略調整不是隨便或經常作出的,它預示着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方向。香港如果能夠積極把握、配合,對香港和國家必定都有利。

舉個例子:推進國家服務業的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要發展服務業,從佔經濟總量的43%,提升至47%。這對香港來說就是非常重大的發展契機,是香港為國家效力的重大機會。四個百分點意味着什麼?以國家去年近四十萬億元人民幣的GDP來計算,四個百分點就達一萬六千億元;以五年後的GDP來推算,就會超過兩萬億元,這個水平就是等同目前香港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香港在其中應該大有發展空間。

內地的服務業比重比發達國家平均70%的水平有二十幾個百分點的差距。對有意參與提升內地服務業的香港服務業者來說,這意味着一個長遠而產值巨大得難以想像的發展空間。

服務業是香港的強項,佔本地生產總值達到百分之九十三。李克強副總理當日在答問中指出,「實事求是地說,香港的服務業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兩地服務業結合,「利國、利港、利民」。

可以說,「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戰略調整,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這要求我們,考慮香港的發展時,不能只從香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範圍去思考,更要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視野去思考。

註:請用此連結查看有關措施詳情。

2011年8月2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