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陪伴我近半世紀的《大英百科全書》

最近有一天早上翻閱英國《金融時報》,讀到一段只佔兩欄、字數不多的新聞:《大英百科全書》印刷版停止出版了。我好像被衝擊了一下。回過神來細想,才覺得這實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我受到衝擊,只是由於與這套被譽為世界知識寶庫的全書,有着近半個世紀的感情而已。

《大英百科全書》是世界最權威的百科全書,1768年在蘇格蘭愛丁堡發行初版,至今已有244年歷史。它有一個很大的抱負,就是囊括全世界的知識,歷年來隨着知識的增加,不斷擴大容量。最初,全書只有三冊,最新的版本則已擴充到32冊。

我的那一套,則有24冊(包括一本目錄),是一九六五年移民到美國紐約時,父親給我們買的。彼邦的華人家庭都希望子女有長進,都鼓勵子女努力讀書。我那時只有十多歲,初來步到,父親就給我們買來《大英百科全書》這樣一套大書,可見對我們讀書、增長知識的期望之殷切。

這套全書到停止出版之前,要售1400美元。父親訂購這套書時是分期付款供回來的,依我的記憶所及,每個月要付大約二十美元,是當時一筆不少的數目,一共供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整套書配有一個可以擺放24冊書的專用書櫃,以示尊貴。它印刷精美,裝潢華貴,一整套擺放在廳堂裡,的確「好有睇頭」。有些人確是買它來提高身份,以示有知識的。對那時正在求學的我和弟妹來說,這套書卻真的很有幫助,做功課、找資料、寫報告經常會用上。這等於家裡有個迷你的圖書館,省卻很多到學校圖書館的時間。此後多年,它一直默默陪伴着我成長,每在我有需要時提供及時、適切的支援。

一九八二年,我回來香港工作。那時所帶行李不多,但卻把整套全書帶了回來。這套書除了繼續作為我家裡各人在工作、學習上的良師益友之外,還有不少感情上的價值。

經常使用它的人,都會為它的精深淵博而驚嘆,但又會為難以通讀、吸收其中養分而興嘆。讀《金融時報》那段報道才知道,竟然有人真的把它通讀了。他叫A. J. Jacobs,為了寫作 “Know-It-All”一書,竟然把全書由頭讀到尾。

報道還說到一個趣聞,說探險家Ernest Shackleton 到南極旅行,隨身帶去了全書有關他的事情的一本分冊。後來在嚴寒難支時,這分冊發揮了重大作用──他把書一頁一頁撕下來燒火取暖。互聯網就沒有這個作用了。

我不知道這是否真的,還是為了維護全書印刷版的地位而杜撰出來的。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印刷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知識可以在網上迅速、廣泛傳播之下,不得不結束自己的使命了。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上網「滑浪」之後,最新的知識、資訊彈指可得,大家越來越慣於到網上搜尋要參考的東西,《大英百科全書》這類書籍難免受到冷落了。

我對家裡的一套《大英百科全書》很有感情,但不可否認,我亦已很少使用它了。幾年前,我和太太將二十四本書一本一本的包起來,畢竟幾十年的書已經相當殘舊,較為多用的幾本亦已似有點破爛了。這套書現放在家裡書房書架末端的頂層,確實不容易取來閱讀,十足處於「退休狀態」。

但我知道,到了某個時刻當我需要它時,它仍舊能給我必要的支援。它在我的心中仍存有一股令我感到舒適的信心。

2012年3月25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