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司長隨筆

共建關愛社會

昨晚是元宵佳節,傳統上是大家和摯愛家人相聚的日子。我也很高興參加了熱鬧非常的東華三院一百四十六年周年慈善晚宴,有機會親身向東華三院上上下下,以及眾多在年內慷慨解囊、義助東華三院各種社會服務的善長人翁和機構道謝。

東華三院在一八七零年創辦,由一所向貧窮和病患者贈醫施藥的醫院,發展成為今天本港其中一間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因應社會發展和大眾需要的改變,東華三院與時並進,積極拓展服務範疇,至涵蓋醫療、教育、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和社會企業等,對社會貢獻良多。令我想起在加入政府之前,自己有福氣在香港明愛及其他機構當了多年義工。我感恩香港有許多同類的社福機構,一直默默耕耘,服務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我認為政府也必須扮演積極的角色,善用財政資源,為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香港而努力。

扶貧、安老、助弱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政府在相關方面的投入從不吝嗇,其力度之大,可見於開支的增幅。在2016-17財政年度,政府在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預算為662億元,較四年前便增加了55%。過去幾年我們努力為弱勢社群提供適切的服務,也致力鼓勵及支援有工作能力的人自力更生,助人自助。針對長者貧窮和在職貧窮問題,政府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兩個新計劃,不少受惠者均反映計劃能幫補他們支付租金、水電雜費、醫療費等開支。

改善民生和關愛社群是政府長期的工作目標,我們近年不斷增撥資源,改善教育、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在2016-17年度,我們在這三個民生範疇的預算經常開支接近2000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六成,較十年前增加超過八成。正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我們會由下一個財政年度起,向醫院管理局增撥每年20億元經常性開支,進一步改善慢性疾病管理、康復支援和長者的醫療服務。政府也一直有改進「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和「長者醫療券」計劃,務求惠及更多市民。

隨着香港人口快速老化,政府的財政壓力必然有增無減。我們必須未雨綢繆,趁我們在財政上有能力時,以前瞻性的角度,早日為未來作好準備。政府已經預留2000億元,讓醫管局可以更長遠和靈活地規劃未來十年的醫院發展計劃,擴充和更新醫療設施,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土地房屋也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亦是社會大眾最關心的頭等大事。我們在過去幾年全力開拓土地,增加房屋供應。政府於二零一四年設立房屋儲備金,現有結餘約七百多億元,以在資源上作出準備,配合長遠公營房屋供應的目標。

以上各項都是對未來的重大投資,顯示政府對建立共融關愛社會的長遠承擔和決心。當然,公共資源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公帑必須用得其所、花得到位,令大眾真正受惠。作為財政司司長,我會盡力確保各項措施在財政上都可 持續下去,令每一位市民安心能真正長遠得益。但單靠的政府資源的投入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我更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夠身體力行,盡自己一份力多關懷身邊的長者、鄰舍和朋友,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群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真正關愛共融的幸福香港。

執筆之際,在前晚尖沙咀港鐵站縱火事件中受重傷的多位市民仍然在醫院留醫,我衷心祝願他們早日康復,我也希望向所有傷者和他們的家人致以最摯誠的慰問。

2017年2月12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