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隨筆
回顧與展望
今天是大除夕,香港不少地方都充滿節日氣氛,日前我特別到維多利亞公園,參觀由廠商會舉辦的第52屆工展會,親身感受當中的熱鬧氣氛。在展覽會中,我參觀了一些社企的攤位,一些身體有缺損的朋友,仍然透過努力及嘗試,製作不同造型的精緻飾物或擺設,著實令人欣賞及敬佩。也有很多本地企業售賣自家品牌產品,好些商戶說今年的消費氣氛整體不俗,這也的確反映了本港近期的狀況。
今年來隨著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穩步改善,內地亦保持中高速增長,淡化了年初市場對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的憂慮,本港今年首十個月出口貨量增長6.5%,增幅是2010年以來的高位,服務輸出亦持續改善。
整體環境改善,利好本港今年首三季經濟增長有3.9%,第四季情況亦大致相同,相信全年計可達到政府預測3.7%的增長,這將是六年來最快增速,並高於之前十年每年2.9%的平均增長率。與此同時,通脹壓力仍溫和,且將是連續第六年回落,今年的基本通脹率料為1.7%,低於去年的2.3%。
除了外貿好轉,多個因素亦令本港的內部經濟向好。今年首十一個月訪港旅客人次有五千二百多萬,按年增加3.1%。當中,過夜旅客人次增幅達到5%。
與此同時,本港最新失業率處於3%的近二十年低位,總就業人數增長逐步提速,反映在維持全民就業的情況下,勞動市場呈進一步趨緊。而市民收入亦普遍有改善,在今年八至十月份,住戶收入中位數按年上升5.3%,扣除通脹後實質上升3.6%。旅客人數回升及本地就業情況向好,均刺激消費意慾,今年首三季私人消費開支增加5.3%。至於整體投資開支就上升3.7%。
本港的零售市道經過近兩年的調整,今年初亦止跌回穩,並連續六個月呈上升,十月份的零售銷售貨量升幅為3.6%,總計今年首十個月就升1.1%。
回顧過去的三百多天,環球經濟走過了不少陰霾,現階段經濟改善及通脹溫和,資產價格亦向上,整體經濟朝向好勢頭。踏入2018年,牽引著環球經濟發展及金融市場的因素,主要有美國息率趨升、聯儲局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及華府減稅措施等的疊加效應,如何左右環球資金流向,這將影響到資金成本及企業營運,持續多年的低通脹環境亦可能呈變化。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改變了消費模式與行為,系統運算能力亦大大提升了實時及海量的數據分析,造就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部份企業營運及商業模式,甚至供應鏈管理都呈現顛覆性變化。例如製造企業透過科技應用及人工智能,借助更高效能的機械設備進行生產及質量管理,創造了空間進行較細批量的生產模式,令產品可更貼近消費者的喜好及需要,這趨勢正改變企業的生產線佈局,相應的貨運物流及市場推廣亦會呈變化。
如何在資金流向、利率上升以及科技變革等大趨勢中,讓香港的經濟更好發展,同時又管理好風險,將是未來一年特區政府工作的其中一個重點。
201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