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隨筆
關愛共享計劃
我在上月底公布的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了三大方向──包括發展多元經濟、投資未來,以及關愛共享。過去數周社會在討論預算案內容時,我很高興見到不少朋友認同我在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及為社會未來投資方面的工作,例如推動創科發展、提升醫療設施及增加培訓醫護人才等。不過,社會同時有不少聲音認為,在共享成果方面的措施覆蓋面可以更闊。
經過細心聆聽及考慮市民及不同政黨的寶貴意見後,為更好體現預算案中關愛共享的目標,我聯同羅致光局長在上星期五公布了新的「關愛共享計劃」,針對性、聚焦地與更多市民共享經濟成果,向合資格的市民發放一筆為數四千元的款項。
在關愛共享計劃下,在今年12月31日或以前年滿十八歲、持有香港身份證並通常居住在港的市民,若沒有領取綜援或其他社會保障津貼,且在港沒擁有物業,便已符合資格。這意味符合以上資格的多個群組,包括那些用心照顧家庭而未能工作的婦女、剛退休而沒有領取津貼的「年輕長者」,以及收入不高、沒有交稅的人士,以至其他年齡層的打工仔,均可在新計劃中受惠。
計劃的精神是關愛與共享,因此一些打工仔女即使享有薪俸稅退稅,但若相關受惠額少於四千元,只要符合資格且出示稅單為證,亦可獲發差額款項。而少數市民雖擁有物業並作自住,但未能享受薪俸稅退稅兼全年差餉寬免少於四千元,新計劃下他們亦可申請獲發差額。
基於這計劃是希望聚焦地擴大共享的範圍,故市民若因升學或工作等原因暫時離開香港,且預期會返回香港生活;又或是新來港定居的人士,亦會符合申請資格。不過,來港工作、求學或接受培訓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及其受養人,以及以訪客身分來港的人士,則不合資格。
至於預算案已提出,對領取綜援、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等人士,額外發放相當於兩個月的津貼金額,如果有關金額不足四千元,在新計劃下亦可獲發放差額。
我們初步估計,合資格的市民人數約二百八十萬,初步推算因而發放的金額約為一百一十億元。相關工作將透過勞工及福利局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處)負責執行,包括處理申請及發放款項,爭取在明年二月或之前開始接受申請。
由於這並非政府現時恆常工作的一部份,我們需提供額外辦公空間、增聘人手及設立電腦系統等以處理申請,同事們正全速進行相關的工作。至於計劃的行政成本將取決於實際申請的人數,初步估計相關成本比率約為計劃發放總金額的數個百分點,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減低相關的開支。我們理解大家很關心自己和家人能否符合申請資格,我們樂意回答有關查詢,並務求盡量縮短申請時間及盡快發放款項,為市民提供簡單妥貼的服務。
在關愛共享計劃公布後,我留意到社會上又再次有聲音指政府應努力改善醫療、房屋、社福、教育等問題。我們十分認同提升有關服務的重要性,這從來都是我們制訂預算案的目標之一。正如過去我多次指出,希望大家能夠整全的細讀我們整份預算案,關愛共享只是預算案的其中一部份,更多的篇幅其實著墨於如何改善公共服務、發展經濟、加大經常性開支,並投資未來。
我希望隨著關愛共享計劃的公布,社會就預算案的討論能再次聚焦香港社會重要的長遠發展投資,一起為社會的未來共同努力。
2018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