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隨筆
寫於2019年的第三季末
2019年的第三季即將結束,這季的經濟情況如何,GDP的估計數字在十月底才發布,但大致情況大家也許已「心中有數」。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本港出口連跌十個月,八月份跌幅6.3%,是連續三個月跌幅超過5%。零售銷售連跌六個月,跌幅由五月份的1.4%,急速擴大到七月份的11.4%,八月份數字將在本周三公布,但按市面情況來看,亦難言樂觀。一連串的社會事件,令本地營商氣氛變得極度悲觀,政府統計處編制的中小企業務收益現時動向指數在8月份急跌至32.1,是自2011年6月有調查以來的紀錄新低,企業投資意慾亦難免受影響。
當出口、零售以至投資都疲弱時,整體經濟數字亦難被寄予厚望。本港第二季的GDP按季呈負增長0.4%,若第三季亦呈負數,本港經濟將陷入技術性衰退。
事實上,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及中美貿易糾紛,令亞洲的製造業及貿易活動放緩。而本地經濟動力放緩,以及近月的社會事件,則影響到零售及餐飲等行業。可以說,多個受到正面衝擊的行業,情況都顯著轉差。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達4.6%,比去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遠高於本港2.9%的整體失業率。建造業就業人數跌幅亦比較顯著。這意味整體而言,香港勞工市場受到的壓力將會更大。
正因如此,我在上月中宣布推出的紓緩措施中,提出委託僱員再培訓局研究推出課程,讓相關行業就業不足甚至失業的人士能透過報讀課程自我增值,並在完成課程後獲得津貼。這項名為「特別‧愛增值」計劃的細節已於日前公布。至於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八成信貸擔保」貸款借款人「先還息、後還本」的建議,以及推出「九成信貸擔保」的新產品,希望可切合中小企需要,紓緩市況疲弱帶來的周轉壓力。
相信大家亦有留意到,兩家信貸評級機構近期相繼調整了對本港的評估。先有穆迪把對香港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而惠譽更將香港的信用評級降一級,調低到AA級,展望亦轉為「負面」。不過,我們並不認同其理據。過去數月發生的社會事件,並無影響到一國兩制在港的有效落實,香港的核心競爭力仍然良好。更重要的是,兩家評級機構均認同特區政府的財政實力穩健,聯匯機制亦有助穩定香港的金融市場運作。
事實上,香港亦一直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最近發表的2019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香港的全球排名是第8位,升了3級。香港在亞洲經濟體中就繼續排名第2位。這個排名主要看三大要素,香港在「科技」及「知識」分別排名第4位及第7位,表現不俗。至於「準備程度」方面,香港排名就由第24位升至第15位。
發展創新科技是本屆政府的工作重點,過去兩年承諾投入資金規模超過一千億元,用作提供科研的基礎設施,資助研發項目,以匯聚及培育人才。透過改善香港的創科生態,香港的經濟將得以注入新動力,創新能力及經濟實力亦將得以大大增強。
然而,即使我們對香港中長期經濟看法仍是審慎正面,短期而言,不利因素將繼續困擾著香港的經濟表現。企業盈利受壓將令利得稅收入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物業及股票市場交投轉趨淡靜,可以預期相關印花稅收入將沒有預期般理想。另一方面,啟德一幅早前被撻訂的商業用地,上周再度流標,可見全年賣地收入亦存在變數。在今年初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原本估計2019/20財政年度可能有一百六十多億的盈餘。但考慮到上述情況,連同政府近月推出紓緩措施的支出,這個財政年度埋數時不排除會出現財政赤字。
即使如此,在現時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的時候,不論企業或打工仔都需要較多支援。政府財政實力穩健,在這時候不宜削減開支,會善用多年累積的財政儲備,適時考慮推出逆周期措施,刺激經濟、紓解民困。
2019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