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隨筆
同心抗「逆」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有初步受控的跡象,包括已十多日沒有新增的本地個案,即使個別日子有零星新增案例,均屬外地傳入。我感謝市民及企業通力合作,遵守限制措施,一起同心抗疫;也感謝政府各部門,包括衛生署及醫管局的團隊、民政事務總署、創新科技署和各紀律部隊同事們的辛勤和合作,讓各項防疫措施能發揮最大效果。
隨著疫情初步受控,不少市民趁這幾天假期外出走走,市面略為回復生氣,商店的人流也旺起來。經歷暴力衝擊及疫情接連持續近一年的雙重打擊,這陣子,生意能否趕快恢復,對中小企、打工仔都很關鍵。明天,絕大部份公務員將會復工,政府服務亦將會分階段回復正常。針對食肆及多類商業處所的營運限制,以及「限聚令」等措施還有數日便將屆滿。隨著疫情近日有所緩和,部份措施有望得以逐步放寬,讓社會生活、百業運作能逐步恢復正常。然而,在全球疫情仍未平復之際,我們亦必須謹慎行事。
事實上,香港經濟正處於深度的衰退。回看1998年,本港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第三季的GDP按年收縮8.3%。約十年後到2009年,受環球金融海嘯衝擊,本港第一季GDP負增長7.8%。今年,在暴力衝擊與疫情接連打擊下,即將公布的第一季GDP按年增長預測將會更差,且是連續第三季度的萎縮,情況令人擔憂。
目前我們還須小心,持續做好防疫,意味著本地經濟活動只能有限度逐步恢復,而歐美等地經濟仍受疫情拖累而疲弱難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環球經濟將收縮3%,單計美國和歐洲,收縮幅度分別預測為5.9%及7.5%。環球市場正面對也許是自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因此,拉動本港經濟的三頭馬車,包括內部需求、出口及投資,暫難有顯著起色。我們把今年的經濟預測大幅向下修訂,最新估計為負增長4%至7%,遠差過二月中時原先估算的負增長1.5%至微增0.5%。如果疫情發展以至外圍帶來的壓力,令經濟萎縮幅度靠近預測的下限,這將是香港經濟自六十年代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
其實,不用看數字,只要感受一下過去數個月市道的冷清,了解一下從事服務業朋友的苦況,已能掌握這一輪經濟寒風有多凜冽。有見經濟環境極為嚴峻,我們透過財政預算案及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規模合計約2900億元的措施,支援市民及企業應對難關,冀能紓緩燃眉之急,稍稍緩減即時的痛感。
我在預算案中提出向全港合資格市民每人發放一萬元,冀可支援市民,也希望可發揮鼓勵消費的刺激作用。有超過二十家銀行將會參與協助發放款項,而相關的登記程序亦非常簡單,有個人銀行戶口的市民,可透過電子方式申請,既可省卻文書處理時間,亦可較快收到錢。因此,還未有個人銀行戶口的市民,宜考慮盡快在銀行開設個人帳戶。按照目前的時間表,我們六月底將接受合資格的市民登記,七月中開始現金到手,估計八月底大部份申請人可收到款項。如果疫情受控的良好趨勢能持續,對不同行業的限制措施逐步放寬,屆時市民大眾一起增加消費,相信可為打工仔及中小企業帶來收入的改善,並讓各行各業逐步重拾生氣。
然而,經濟要恢復動力、甚至踏入復甦,需要良好有利的條件——穩定平和的社會氣氛。此時此刻的香港,「人和」或者較「天時地利」更重要。百日抗疫,全賴全港市民能上下一心,朝著同一方向努力,因而取得成果。挽救經濟,我們又能否重複這條成功的良方呢?
2020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