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司長隨筆

但願人長久:從銀色債券談起

昨天是中秋佳節,適逢也是長周末假期,市面上增添了輕鬆的節日氣氛。在追月秋意中,希望大家也做好防疫,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日前我們公布了新一批(第七批)銀色債券的認購結果及分配情況。這次發行收到破紀錄近29萬份合資格申請,較去年多約13%,認購總金額近625億港元。當中約六成半申請人年齡介乎60至69歲,三成半則年逾70,年齡最高的申請人為104歲。由於認購反應熱烈,我們決定將最終發行額提升到450億元的上限,較去年的發行規模多五成,盡量滿足年長市民的需求,讓大家可共享並受惠於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認購20手或以下的合資格申請人,將獲全額分配,即所有合資格申請人當中約六成八將獲足額配發。

銀色債券自2016年首次發行至今,發行規模由最初的30億逐步增加到現時450億,認購人數亦由七萬多人增加至近二十九萬人,反映年長市民逐漸認同銀債作為一項安全可靠及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選項,這亦符合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方向。銀債的保證息率由最初的2厘上調到現時的4厘,反映我們每次在釐訂銀債的息率時,也緊貼外圍息率與通脹的上升趨勢,以確保銀債能真正讓長者受惠。

值得指出的是,即使銀債的保證息率上升,卻不會影響債券基金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而債券基金本身並不是財政儲備的一部分,亦與政府的其他帳目分開處理,故發債所得和利息成本與政府財政兩者拉不上關係。這個安排運作多年,也適用於通脹掛鈎債券。至於發行綠色債券募集的資金,則明確規範投資於綠色基建項目用途。香港是一個細小、全開放、資金自由進出、必須保持匯價穩定的經濟體,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不會透過發債來支付政府的經常開支。

嚴守財政紀律、避免長期和結構性的入不敷支,是維繫公共財政安全穩健、確保政府有實力應對潛在的經濟及金融波動的根本。然而,環顧全球,外國不少主要經濟體的政府已債台高築,環球息率持續向上將增加它們的還債壓力;而面對能源價格高企及通脹加劇,一些政府選擇向民眾提供補貼,或以其他方式控制物價,以緩減當地社會面對的壓力;但與此同時,經濟疲弱卻將令稅收減少,這些經濟體的公共財政將陷入兩面受壓的困境。事實上,外圍經濟及金融市場所承受的風險已進一步增加。

面對歐元區通脹率達9.1%的歷史新高,歐洲央行日前加息0.75厘,是歷來最大的單次加幅。至於美國,有見聯儲局官員的言論,市場普遍預期,兩星期後的議息會議將再度大幅加息0.75厘,如此將令聯邦基金利率今年來合共加息幅度達到3厘。

外圍息率趨升對本地息口的影響近日已進一步浮現。以普遍與按揭貸款利率掛勾的港元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為例,息率已由年初的約0.13%上升至逾2%。面對資金成本增加,不少銀行已經陸續調高按揭貸款鎖息上限,供樓人士的按揭負擔難免有所增加。而隨著美國累計加息至較大幅度,本地銀行亦可能調整存貸利率,包括最優惠利率,不少中小企的銀行貸款均以此作息率計算基礎,利息增加將增添其經營壓力。

受到本地疫情反覆、金融狀況趨緊及外圍環境轉差等多項因素影響,近期樓市稍有調整,截至今年7月,住宅樓價比2021年9月高位回落逾5%,今年首八個月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跌近四成。連同港股市況偏弱,這些都會遏抑市民消費意欲及影響經濟氣氛。即使失業率逐步回落,不少行業和企業的經營情況仍面對著頗大壓力,對於今年中秋節的生意額未敢抱持太高的期望。在這片氣氛下,我們期待消費券能帶來階段性的經濟提振作用。第二期的消費券將於十月一日發放,屆時將為市場注入超過150億元的消費力,希望能為零售餐飲市道,帶來另一輪的支持。

過去幾年本港經濟備受疫情打擊、幾番起伏,大家也明白到,有效管控疫情是穩住經濟大局的最根本。現時的防疫方針是按著科學和實證為本、精準防控,以最小的社會和經濟代價達到最大的防疫效果。誠然,如何能做到防控疫情,同時便利往還和保住經濟,極具挑戰且不易平衡,但現屆政府一直朝著這方向穩慎推進。只有齊心合力,進一步擴大疫苗接種,我們才會有更廣闊的空間,最大程度恢復與境外的往還、穩住經濟、重啟發展動力。

2022年9月1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