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司長隨筆

基建先行 便利出行 創造容量

怎樣才是優質的城市發展和生活環境呢?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必定是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因為無論是上下班、返放學,抑或是生活出行,便捷的交通連接讓我們可以節省出行時間,毋須受限於所住的地點,能夠輕鬆往返,滿足工作、生活和照顧家人的需要。

現時,本港約11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中,已發展面積僅佔約四分之一。隨著我們進一步開拓更多土地供居住及擴大發展容量,我們必須對交通網絡和系統提前作出部署,讓整個發展能更快、更高效,適時配合區內所需。

截至去年,本港人口約730萬人 ,其中逾390萬人居於新界地區,佔比約54%,數字較二十年前高出3.4個百分點;居於九龍的人口比例持平在約30%;居於港島區的人口佔比則減少逾3個百分點,降至約15%。

要讓本港更好更高效發展,我們必須改變思維,透過前瞻的規劃,更好地理順空間布局和基建配套,讓新發展地區能更好滿足市民的居住和生活需要;而貫通香港東西南北的交通網絡,不但能便利出行,更有助加快產業及商業發展,以及釋放沿途土地的發展潛力。

現時本港共有約270公里的鐵路,覆蓋我們約七成人口的居所,是本港交通網絡的骨幹。由於鐵路工程興建需時,我們更需要前瞻部署,讓相關項目能及時實現,一方面可便利新發展區的市民及工商業活動,同時提升整個香港交通系統的連接性,使其更四通八達,為市民和工商百業提供更多選項和彈性。

上星期,本屆政府首個正式動工的鐵路項目——東涌線延線舉行了動工典禮,標誌著東涌新巿鎮擴展工程踏上新階段。這個鐵路項目將增加東涌東及東涌西兩個鐵路站,預計於2029年年底竣工,在通車後,日後居民由東涌東往返中環的車程可縮短21分鐘,除了讓市民的出行更便捷,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涌新市鎮擴展後,將提供額外62,000個住宅單位,容納多18萬人口,屆時整個東涌居住人口將會增加到約30萬人。區內亦會提供康樂、教育和社區設施,包括專上學院。此外,擴展計劃亦會大幅增加東涌的辦公室和酒店樓面面積,為區內帶來4萬個新就業機會,讓居民有更多原區就業的選擇。因此,東涌線延線項目為東涌新市鎮的擴展提供了重要的基建支撐。

除了這項目外,未來幾年本屆政府還會全力提升新界的交通網絡建設,以配合包括北部都會區在內的整體發展。新界西將有三個項目,分別為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和洪水橋站;在新界東北則有北環線第一期的古洞站。這幾個項目將分別在今明兩年內動工,可望釋放沿線土地的發展潛力,創造更大的容量。

例如,古洞站和洪水橋站雖然都只是在現有鐵路沿線上加建新的鐵路站,但都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重要節點。

現時,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等地主要仍是一些發展密度較低的民居,以及回收場、貨櫃儲存等棕地作業,當地的交通主要還是依靠公路接駁,承載力有限,不足以應付兩區未來分別新增的22萬6千及17萬6千人口。故此,這兩個站將對該兩個新發展區的起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古洞北新發展區正是以古洞站為中心作市鎮規劃,古洞站將會成為區內主要的公共交通樞紐,區內大部分高密度住宅均會圍繞古洞站建設,希望讓大部分居民都能在較短的步行距離內能抵達鐵路站。車站落成並通車後,由古洞北前往上水站的時間,可由原來路面車程的15分鐘,大幅縮減至約3分鐘。

洪水橋站亦有類似的功能和目標。這個新建的鐵路站將建於屯馬線天水圍站及兆康站之間,洪水橋站附近將設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環保運輸服務系統等,方便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洪水橋站落成啟用後,由洪水橋站經屯馬線連接東鐵線過海段至會展站及金鐘站,預計分別需時約 41 分鐘及約 43 分鐘。更重要的是,由於洪水橋地理上靠近深圳前海,洪水橋站亦預留了擴建的空間,可配合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接駁。整個鐵路布局,將大大提升港深兩地的連繫、促進兩地貨物和人員的高效流動。連同其他道路網絡的規劃,更將為跨境貨物連接至機場和貨櫃碼頭提供非常重要的運輸物流走線,從點到線,整個地區的人流和貨流處理效率將大大提升。

至於小蠔灣站和屯門南延線,則發揮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的作用。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發展項目可提供約2萬個單位,當中約一半是公營房屋,是社區設施齊備的新社區,第一期合共6000伙公私型房屋預計在2030年起陸續落成入伙。小蠔灣站啟用後,由該站前往香港站需時約 28 分鐘,前往東涌站則只需約 4 分鐘。至於全長2.4公里的屯門南延線,將由現時的屯門站向南延伸至屯門碼頭一帶,並將於屯門第16區增設一個中途站,這布局有助改善屯門市中心南面社區的鐵路服務。更好的交通接駁,在便利區內居民的同時,也有助釋放當區的土地房屋供應潛力。

無論是地區抑或是全港的規劃和發展,更好地便利市民生活出行和就業,以及便利工商業活動和促進經濟發展,都是我們的核心考慮。「基建先行」,讓香港的發展更利民、更快速、更高效、更可持續。

2023年5月28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