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隨筆
制度創新 互惠雙贏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自2003年簽訂以來,扎實地為本港不同行業和企業,打開優先進入內地市場開拓業務的便捷渠道。因應市場需求及行業的轉變,以及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CEPA不斷在探索中持續優化,從便利貨物貿易發展到深化服務貿易的開放。2015年,內地與香港在CEPA框架下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基本實現兩地服務貿易自由化,是十分重要的里程碑。2019年更進一步,簽訂了第一份修訂協議,在多個領域增加了開放措施。
上星期特區政府和國家商務部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的第二份修訂協議,內地在多個香港具優勢的服務領域,例如建築工程、檢測和認證、電信、電視、電影、金融、旅遊服務等,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同時在大部分領域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須在港從事實質性經營三年的年期規定,讓本港初創企業和外資在港成立的公司能更早受惠。
|
上周出席關於修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簽署儀式並致辭。 |
新修訂協議讓更多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能以更優惠的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可以說,更便利、便捷、高效的服務貿易安排,既可促進兩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動,亦為相關的服務行業及專業服務提供者,創造了更大的商機及業務增長點。
以金融業為例,新安排取消香港金融機構在向內地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時,最近一年總資產不少於20億美元的要求,有利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進入內地開拓保險市場。
這次修訂協議也增設了「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措施,包括支持在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冊的港資企業,可協議選擇使用香港法律為合同適用法;以及支持在大灣區九市註冊的港資企業,選擇以香港為仲裁地以解決爭議。新安排有助鞏固香港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不論是放寬實質性經營的年期規定,又或是引入「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措施,都有助外國企業開拓內地市場時優先選擇香港作為據點,有利招商引資,並為香港帶來更多就業職位。
旅遊業方面亦有兩項主要優化措施,有助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首先, 經由香港入境內地的外國旅行團可在廣東停留144小時的免簽政策,適用區域由珠三角地區和汕頭市擴展至整個廣東省;有關免簽政策所適用的入境口岸亦有所增加。因應這項優化政策,香港旅遊業界可開發更多元、針對外國遊客的「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吸引更多海外遊客到來;第二,到港參加掛靠內地港口的國際郵輪航線旅遊的內地遊客,亦得以更便捷的方式入境香港,這有助郵輪公司以香港作為據點,發展更多航線,並促進香港和內地的郵輪合作。
|
上周我代表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右四)簽署修訂《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 |
值得留意的是,其實自今年七月開始,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可在港申請通行卡式證件,在5年有效期內可多次往返內地,讓他們更便捷地到內地公幹和旅遊。根據國家出入境管理局的數字,截至本月初,香港中旅社已收到約48 000宗相關申請,出入境管理局已發出約16 000張卡式證件。
這項措施與CEPA新的修訂協議將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區域總部的競爭力:在CEPA下放寬港資企業的准入門檻、放寬在金融以至法律仲裁等專業服務領域的資質要求,將可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專業服務公司選擇以香港作為進入內地市場的據點;為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提供入境便利,則能吸引更多海外人士優先選擇以香港為駐地,以便進入內地。
近年外訪推介香港營商環境及匯聚人才的優勢時,「一國兩制」無疑獲海外人士普遍認同是香港最重要的獨特優勢,讓他們積極研究以香港為區域據點開拓粵港澳大灣區、整個內地,以至東盟和亞洲市場。這次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修訂,讓香港在服務貿易及專業服務方面的優勢和吸引力更為突顯,進一步提升香港在深化內地和全球各地經貿合作上的角色,強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
202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