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反思

过去两个多星期以来,一直忙于处理有关今年财政预算案的事宜,加上过去两星期都以「香港家书」和大家沟通,所以暂时搁下网志。今天再次执笔,向大家交待近期的所思所想。

今次财政预算案在社会引发的讨论,涉及很多具体的措施和做事的方式,也令我反思一些比较根本的问题,当中有些值得作为日后决策的参考。

自从金融风暴以来,市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们克服了经济衰退的威胁,但不少市民仍然受到资产价格急升、物价急涨和收入未能大幅改善的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市民要求政府作出迅速回应,期望财政预算案可以解决涉及长远民生施政的议题。虽然我在财政预算案已经建议一系列的措施,作出回应,但由后来的社会反应可见,两者之间仍有落差。我会好好总结今次未如人意的地方,作出改善,做好我日后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并不会在预算案后完结。相反,经过今次之后,我和各位政府的同事,会更加积极地就各项民生问题,虚心聆听市民的意见,尽力消弭社会矛盾,修补社会裂痕。

在制订今年的预算案时,我由理念出发,尽力平衡各方社会民意,然后努力向公众解释。但后来的事态发展说明,市民并不接受我们个别建议的解释,加上期望的反差造成民意反弹,在这情况下,我陷入一个艰难的处境。若修改预算案就会被指为破坏传统,但若坚持己见,就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民意。

在分析民意和听取立法会议员的意见后,我了解到必须修改有关退税和注资强积金的建议,争取更多市民接受,也使立法会有更大机会通过预算案。我自觉有责任确保预算案通过,让市民每天使用的公共服务可以无间断地继续运作。

我决定迅速行事,作出调整,确保预算案可以有足够票数通过调整方案,即是向缴交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的市民退税,同时,十八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市民,都会获得六千元的款项。至于未能受惠于上述计划但有经济困难的市民,包括新来港人士,则会透过关爱基金,作出处理。我相信,这个调整方案应该得到市民的支持。

在公布方案后,泛民议员在三月三日傍晚传来电邮要求会面。我在三月四日早上作出跟进,大家同意在三月八日下午会面。但在会面之前,泛民议员已明确表示,会反对财政预算案,部分议员亦表明不同意我提出的修订。后来,他们更表示会提出不信任动议。

身为政治问责官员,我一向以平常心对待政治角力。政治人物谋求本身利益,政客将市民的不满转化为政治角力的筹码,不难理解。但我希望从政者都应该以市民的利益为重,而我亦责无旁贷,全力争取预算案在立法会通过,令普罗大众尽快得益。

正如我向泛民议员解释,纵使大家对预算案有不同的意见,但预算案亦确实包含了不少大家都同意的措施,包括短期的惠民措施例如代缴电费、代缴两个月的公屋租金和向领取综援、高龄津贴和伤残津贴的人士发放额外津贴等。同时,一些经常性措施,例如提高供养父母及祖父母和子女免税额、增加资助安老宿位、加强支援清贫学生、扩大<医管局药物名册>和增加白内障手术等的措施,亦须要在财政预算案通过后,才可以得到落实。我当时也曾呼吁他们支持通过预算案,令有关市民可以得益。市民即使对社会现状有不满,也希望预算案原本及修订的承诺可以尽快得到落实,令市民可以尽快受惠,这才是主流民意所在。

可惜,泛民议员为展示态度,在过去星期三的立法会会议中否决了有关临时拨款的议案。这项议案的内容,主要是支持四月一日至预算案拨款通过前的开支。一旦否决,不但影响现时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务员薪金、学校等正常运作,更会影响普罗市民,包括长者的生果金、综援人士的资助等等。泛民议员过往都反对财政预算案,但对于这项涉及民生的拨款申请,仍会负责任地作出决定。若从政者将政治利益凌驾公众利益,甚至洋洋得意,以为打了胜仗,实在是令人痛心的。

为确保市民使用的各种服务不受影响,我们在过去星期三当晚已采取行动,立法会亦同意在周三再审议有关议案。我希望议员不要再将市民的福祉作为筹码,让拨款顺利通过。

今次由预算案引发的连串政治风波,我感受很深。我诚意恳求,在政治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大家要作正确的选择。

有关预算案的种种争议和反思,对改善民生施政有不少启示,可惜限于篇幅,下次再谈。

2011年3月13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