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欧美经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自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以来,东亚地区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经济复苏迅速,内需增长强劲,区内贸易兴旺,弥漫着一片浓厚的繁荣气息。相比一众先进经济体缓慢的复苏步伐,东亚的经济表现的确令人羡慕。这也令东亚地区脱离欧美经济的说法(即decoupling)于当时不绝于耳。
|
我们仍须致力发展欧美的传统市场 |
然而,随着欧美经济受制于脆弱的基本因素和紧缩的财政政策而失去动力时,东亚的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亦渐渐放缓。严峻的外围经济环境和先进经济体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已令一些东亚经济体在近期慢慢放松一直从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欧美经济对东亚仍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去年东亚地区的经济规模已接近欧美的一半, 爲甚麽欧美经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仍会这么大呢?这是因为到现时为止欧美依然是东亚主要的出口市场。纵使欧美市场占东亚整体出口的份额在过去十年逐步下跌,但于去年仍占接近30%。将这个出口数字跟东亚经济总量相比,可以衡量到欧美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力,去年东亚直接输往欧美市场的出口约是东亚整体经济总量的8%,虽然已经稍低于金融海啸前的约11%,但欧美经济情况对东亚经济构成的压力仍然绝对不容忽视。
另外,东亚地区在过去十年迅速发展成服务全球的生产基地,使区内贸易快速扩张。但在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区内贸易当中有一大部份都是由与欧美经济消费需求息息相关的原材料贸易所组成。例如在2009年,欧美的需求因金融海啸而急剧萎缩,东亚地区直接输往欧美的出口货额按年下跌超过20%,而按粗略估算东亚区内的原材料贸易亦下跌接近15%。如果将东亚区内与欧美需求相关的原材料贸易亦计算在内,在2010年,欧美市场占东亚整体出口的比重粗略估计接近四成,可见东亚地区对欧美经济的倚赖度依然是相当高的,一时三刻无法改变这个贸易结构,亦难以摆脱欧美经济的影响。故此,每当欧美经济逆转,亚洲的经济增长便即时出现放缓。这个关系在近期的经济数据中也再次显露出来。随着欧美经济失去动力,不但东亚地区输往欧美的直接出口下跌,区内贸易以至工业生产活动都出现普遍放缓迹象。
|
和区内各经济体系保持紧密合作至为重要 |
香港作为亚洲主要的贸易枢纽,区内很多的原材料都是经本港转运的。香港外贸表现与区内贸易环环相扣,甚至可以说是区内贸易的晴雨表。可以预见,香港经济在欧美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亦难以独善其身。自今年四月以来,香港的整体货物出口大幅下滑,除了因为直接输往欧美的出口货量急跌之外,香港输往其他亚洲市场的原材料出口亦显著放缓。尽管输往其他亚洲市场的消费品出口表现相对较佳,但仍不足以弥补先进经济体需求转弱所造成的缺口。
其实,很多东亚经济体都已明白到由倚靠出口转为内需推动的重要性。根据粗略估算,东亚地区的整体消费品进口于2005至2010年已累计增加约50%,其中中国内地的消费品进口更跃升超过150%。相比之下,欧美的消费品进口在同期的增长只有约25%,这些数字反映东亚一直在努力扩大内需,并为环球经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在政策和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支持下,中国内地今年首三季的消费品进口更进一步按年飙升近80%,对其他周边和环球经济体都发挥了关键的稳定作用。可以肯定的说,若果没有内地消费增长这一个缓冲,东亚经济的放缓压力会比现时的更大。
然而,欧美经济规模庞大,两者合计约占全球经济份额的一半,亚洲市场目前仍难取代欧美的主导地位。所以在短期内,东亚以至香港仍会受制于欧美经济低迷的大形势,经济增长在2012年放缓似乎在所难免。但长远而言,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不断东移,东亚地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只会与日俱增。要减低欧美经济放缓对香港的冲击,我们便要好好把握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蓬勃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以维持我们在国际的竞争力。
注 : 本文中的东亚地区包括区内十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南韩,新加坡,日本,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201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