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须着力发展经济

2012年已到了尾声,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一年当中,我最喜欢年底这个时间。一方面,由于节日假期,可以多点时间休息和与家人共聚;另一方面,公务会议和公开活动少了,可以较安静地思想来年《财政预算》的方向。

说到《财政预算》,我出席了数以十计的谘询会,见过很多不同界别的朋友,最特别的一批要算是二十多位"少年财政司"。他们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同学。他们就城市规划与房屋、教育、关怀弱势社群、医疗等多方面政策,提出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显示他们作了不少资料搜集,非常认真。他们的建议主要是要争取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群体,而不是寻求自己的利益,我十分欣赏。

不过,我也指出他们都忘记了一点――就是只关注"开支"项目而忘记了"收入"。

与高福利的经济体系不同,香港一直采取"小政府"政策,公共开支控制在本地生产总值约20%的水平,是私人市塲的四分之一。因此,我们也只须征收相若水平的税款,便足够维持政府运作,个人和企业可以保留余下80%的财富,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去创造更多财富。其实,政府理财与每个家庭一样,都须要"量入为出",要增加开支,就必须想办法相应地增加收入。

回归以来,政府的开支增加了超过100%,由1997-98年度的接近2000亿元倍增至2012-13年度的接近4000亿元,各个政策范畴的开支皆有大幅增长。我们有能力加大公共开支而毋须大幅加税,完全是归功于香港的经济在过去长时间维持不错的增长。我们增长的速度并不比经济发展程度接近的经济体逊色。经济持续增长令我们可以不用改变低税率政策,也能增加政府收入,从而支持各部门提供更多丶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随着人口老化,我们未来难免须要在福利和医疗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持续发展,政府很可能会长期入不敷支。到时,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不是加税,便是不断发债。前者会加重今天纳税人的负担,后者将要求下一代纳税人承担我们这一代的开支。我相信两者都不是大家所愿见到的。所以,我们更加须要着力发展经济。

在发展经济方面,我听到一些朋友分析现时香港的经济情况,认为过份依靠金融业,产业结构也太过集中在四大传统支柱(金融丶贸易物流丶旅游丶专业服务),应该多发掘新产业,令产业更多元化。我却不认为香港经济产业太集中。事实上,金融业(包含投资丶银行和保险等行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6%(2010年数据,下同),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合共的经济份额也只是58%,聘用48%的劳动人口(167万人)。

我同意应该支持新产业发展,让年青人有更多有质素的工作选择,发挥各自所长,也令香港更能适应不断转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例如,我们的创意产业已有一定规模,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5%,创造了接近20万个职位,在区内有相当的竞争力,有望成为我们的新支柱产业。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新产业的发展须要长时间孕育和摸索前进,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因此,我们切莫盲目追求发展新产业,而轻视传统支柱产业。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能够成为我们的经济支柱,是因为这些产业有很好的竞争力。事实上,过去十年,这些产业的增长较同期香港整体经济为快。所以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着力发挥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巿场。

我相信007也会同意,不论是匕首还是雷射枪,能杀敌的便是好武器。

2012年12月30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