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创新之桥
上周一,我吃了一顿很值得纪念的早餐。这份早餐的份量适中,相当健康,也没有甚么新奇食物,但知识的养份却是非常丰富,让我获益良多。
|
MIT 校长Dr. Rafael Reif(左三)上周一访港,在早餐会上介绍Innovation Node将于明年在港成立。 |
这顿早餐的主角,是远道从美国而来,我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现任校长Dr. Rafael Reif。当天早上,Rafael和一众MIT旧生、本地学术界、商界和创新科技界代表共晋早餐,并向我们宣布一则「内幕」消息,就是当天下午将会公布,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将在香港成立。
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工科学院之一,MIT选择在香港成立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对我个人来说,固然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相信对香港学术界、专业界和商界而言,更是一个重大的喜讯。Rafael在早餐会上很详细地解释了MIT选择香港的理由,很有启发性。
他说,要推动科研创新,必须具备适当的生态环境(ecosystem),无论是在人才或者地理方面,都要有合适条件配合,例如专长于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需要跟善于生产和解决执行问题的工程师合作,互补长短;科研中心的位置最好邻近大学和生产基地,让概念和实践能够双向互动,而位处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正好具备了这些条件,拥有推动科研创新的良好优势。
|
我的同学兼好友杨敏德(右四),早前在一个MIT旧生聚会,介绍了《教育之桥—从清华到麻省理工》一书,并邀请了一些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共晋晚餐。 |
Innovation Node的未来定位,将会加强MIT和香港各间大学的联系,在创新研究之外,同时重视将研究成果商业化,配合市场的需要。正如负责带领Innovation Node的Prof.Charles Sodini说,深圳目前拥有非常先进的生产能力,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将研究的原型模型(prototype)进行量产,这种能力对于推动概念付诸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作为MIT旧生,我非常高兴母校在此时此刻选择落户香港。其实在美国众多大学之中,麻省理工跟中国的渊源可说甚深,特别是跟清华大学的关系,更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我的同学兼好友杨敏德女士(Margie)年前趁母校建校150周年,和清华建校100周年,邀请了历史学者冯筱才教授做了研究,编写成《教育之桥—从清华到麻省理工》一书。
根据书中记载,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原名「游美肄业馆」,是清朝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08年,美国政府同意将中国多缴纳的「庚子赔款」用作派送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基金,终于1909年至1911年,选派了180名学生赴美留学,按照当时中美的协定,学生修读学科以理、工、医、商为主,而当中选修工科的学生,大部份到了麻省理工。直至1914年5月,首批17名中国学生在麻省理工毕业,成为了当年国内的大新闻。
|
MIT的香港毕业生在香港成立了MIT Club,会定期举行聚会,会员由刚毕业的到退休人士都有,图为早前在外国记者协会举行的周年大会。 |
《教》一书详细记载了1909年至1943年负笈麻省理工进修的清华大学校友,当中包括了著名教育家顾毓琇、物理学家任之恭,和我们都认识的,麻省理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这些名字和背后的故事,记载了近代中国人在创新科研方面的伟大成就,包含了对治学、研究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而麻省理工和清华大学之间的联系,名副其实搭建了中美之间的「教育之桥」,我相信所有麻省理工的师兄弟姊妹,都会引以为傲。
我相信另一个令MIT人都感到自豪的,是母校自由开放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鼓励创意和创新的环境。国际知名的MIT Media Lab,研究项目非常广泛,从科技、多媒体、设计以至音乐和文化都有。Media Lab由我的建筑系老师Nicholas Negroponte教授等人创立,当年我和同学修读Negroponte任教的Media Communication课,通宵达旦「留守」的建筑系实验室,利用Architecture Machine模拟建筑物不同角度的面貌,反复测试各种印刷技术,过程既辛苦但又好玩,是我大学生涯难忘的重要片段。想来当年我们的实验室,也具有几分后来的Media Lab的雏形。
据我了解,MIT来港成立Innovation Node的计划,已经筹备了一段时间,除了校方的积极联系,本港校友们亦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我特别想感谢冯国经先生(66年校友)一直在背后穿针引线,出钱出力,让Innovation Node的概念能够实现,我相信Innovation Node成立之后,定能在港美之间建立一道新的「创新之桥」。
November 15,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