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Made in Hong Kong

我上周出席了香港工业总会的晚宴,有难得的机会和近百位资深的实业家和业界翘楚聚头。当晚大家讨论的课题广泛,由香港高增值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到本地厂家的最新产品,以至推动年青人参与科研工作,非常有意思。

香港的工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常蓬勃,价廉物美的塑胶、纺织、钟表和玩具等各式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为市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香港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香港制造」也成为优质商品的象征,不少外国人就是从这些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初次认识到香港。其后内地经济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生产线北移到珠三角地区,香港也逐步转型成为今天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不过拥有深厚根基的香港工业,仍然在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正如我早前在网志《智能制造》中提到,世界工业强国如德国、美国和日本等,近年都提出策略推动「再工业化」,国家也在去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十年发展计划,力求推动制造业朝高增值方向升级转型,迈向智能和绿色制造。香港拥有优秀的科研人才和设备,研究成果丰硕,我们一直致力推动院校和业界合作,将研发成果带到应用层面,让这些新产品和技术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增长点,令我们的产业更多元化。

香港要踏上「再工业化」之路,当然不是要将劳动密集的低技术制造业搬回香港,而是要结合高端科技,发展智能化、高技术的制造业。香港在机械人技术、医疗仪器、资讯科技和物联网穿戴装置等方面均有不俗的基础和发展潜力。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今年的《财政预算案》的重点,例如我们计划注资20亿元成立「院校中游研发计划」,资助大学进行更多应用研究;亦会增加「现金回赠计划」的资助金额,鼓励业界投资进行研发。我们也会继续支援大学以及数码港和科学园培育的公司,将它们的研究成果商品化。

科技发展愈来愈快,同时也变得愈来愈普及,创新研发也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大企业和厂家。我们近年就看到不少例子,说明规模细小的初创团队,甚至是忽发奇想的年轻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带来创意十足的新产品和技术。近年3D打印技术快速成熟,不少学校都添置了3D打印机和提供培训课程,培育学生设计和创新的能力。理工大学也将会在年内成立一所具规模的3D打印中心实验室,肯定大大有助新产品的应用和研发。

以科技带动经济,我一直认为当中的关键是「应用」。即使拥有最先进的科技作为工具,但我们仍然要懂得将它结合实际环境和自身的优势,才能达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香港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国际化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我们与世界各地连系密切,资讯发达,资金自由流通。一直以来,香港企业都成功利用这些市场优势,加上出色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管理采购、生产、货运和营销各个环节,将世界各地的产品带到不同市场。

科技研发和制造也不一定受地域限制。除了在本地推动科研和高增值制造业,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环球网络,善用不同地方的科研人才和融合不同地方的科研成果,并协调各地的生产线,将高增值的生产工序集中在香港进行。事实上,在政府大力推动下,香港的创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香港成为国际上其中一个增长最快的创业中心,不少海外的初创企业和人才都被我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所吸引,带着尚属雏型的产品,甚或是「一条好桥」落户香港,以香港作为进一步研发和测试的基地,再配合内地的生产线,进军亚洲以至世界各地市场。

香港以中小型厂商为主的制造业,商业触觉敏锐,也善于变通,过往一直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转型革新。我相信业界也能灵活善用香港的网络,发挥创新科技的威力,透过「再工业化」为香港经济打开另一个新领域,也吸引更多有创意有头脑的青年人,选择向科学、工程和科技界别发展。

2016年5月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