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纽约回忆
我写这篇网志之时,正身处从纽约飞往秘鲁首都利马的航班上。我在过去一个多星期先后到访了美国洛杉矶、华盛顿和纽约三个城市,之后就动身到利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财长会议。香港自1991年起就成为APEC的成员,在回归祖国之后我们就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参与这个国际组织。转眼间这已是我第十次参加APEC的财长会议了。
|
我在皇后区的法拉盛和一班华人聚会,气氛热闹。 |
这次我在纽约逗留了数天,除了和纽约市政府和纽约联储银行高层、财金界的代表和商会见面外,我更加高兴有机会和当地的华人见见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向他们讲讲香港的近况。在纽约的华裔移民中,有许多是来自华南和香港,他们跟香港渊源不浅,也自然很关心香港的发展。纽约市议会议员顾雅明(Peter Koo)在我到埗后翌日,就邀请我到皇后区的法拉盛 (Flushing, Queens)和五、六十位华人一起午饭。Peter本身也是一位移民,他在上海出生,在移居美国前更曾在香港居住。当天出席的朋友除了港人,也有来自内地和台湾地区的移民,也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我母校喇沙书院的毕业生,以及不少正在当地念书的香港学生。大家在一间中菜馆见面,忙着寒暄合照,互通近况,好不热闹。
熟悉纽约的朋友都知道,当地其实有好几个华埠,最主要的除了近二十年来开始较多华人聚居的Flushing,另外还有布鲁克林(Brooklyn)的唐人街,和历史最悠久、以曼克顿Mott Street为中心的唐人街。今次我也趁着行程的空档,回到伴着我成长的Mott Street。
|
我的曾祖父当年移居到美国,曾经在曼克顿华埠经营餐馆,现址(10号门牌)已变成一所美容店了。 |
我的故乡台山是有名的侨乡,世界各地的华埠都能找到台山人的踪影。我曾祖父当年和不少乡里聚居在此,因为“Mott” 念起来像是台山话中的「勿」字,Mott Street于是就有了「勿街」这个有点古怪的中文译名了。
我在十三岁时随家人来到纽约后,就住在曼克顿下东城区的St. Marks Place定居,每天走路到当时尚在东十五街的史岱文森高中上学。我曾祖父曾经在勿街经营唐餐馆,我每逢星期天也会到勿街的显圣容天主教堂望弥撒,和一班朋友参加教堂属下的青年小组,课余时到医院和老人院探访,也有参与清洁街道等义务工作(其实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深水埗,也会到附近的圣方济各堂望弥撒,后来我父亲更着我到教堂做辅祭,所以我也学懂几句祭祀时用的拉丁语)。
|
我当年常到的勿街显圣容天主教堂。 |
我还记得那时我在唐人街附近的小食糖果店做过暑期工,负责调制 “Egg cream”。这是一种由朱古力糖浆、牛奶和梳打水混成的冷饮,喝起来香甜又「润喉」,夏天时很受平民大众欢迎。纽约现在仍然能在一些小店尝到这种价廉物美的饮品。我记得当时打工一个星期能够挣到二、三十元美金,而那个时候连锁快餐店的汉堡包价钱大概是两毫左右,可见我这份兼职的回报算是相当不错了。
曼克顿唐人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环境和售卖的东西多年以来都不曾大变,现在仍然能够找到一些非常传统的中式糕点和食品。每一次我回到这里,都有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当我看到我认得的旧建筑和店铺,半世纪前和父母、弟妹和友侪们的点滴往事都涌上心头,心情既复杂又奇妙。
我当天离开勿街的时候,碰上一位陌生的老人,他非常热情的拉着我的手,说到我母亲的名字,提起他跟家母是相识。的确,在外地生活的上一辈华裔移民,往往都很念旧情,社区里守望相助,乡里邻里之间的情宜特别浓厚。他们团结一致,很多时都能够凝聚出一股力量,推动社区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在香港这个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和屋邨里的关系也许不及往昔的街坊街里,但我想香港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归属感却是有增无减,只要团结一致,多点互相尊重,多点真诚聆听,努力做到无分彼此,一定能够产生更多正能量,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加油。
2016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