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回到校园
过去一星期,我有机会到港大和中大参加聚会,和一班大学生见面交流。讨论的气氛融洽愉快,大家畅所欲言,很有意思。
上星期日晚,我应港大陈婉莹教授邀请,到港大信兴书院参加「高桌晚宴」,跟约五百位本地、内地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宿友真诚对话,由美国总统大选,到人民币前景,再讲到近期香港的热门政治话题,天南地北,一晚时光转眼过去。到星期五,我应邀到中大参加联合书院六十周年的院庆聚会。刚巧上星期的书院周会因台风取消,让我有机会跟沈校长、张煊昌博士、余济美院长和1500名书院学生一起切生日蛋糕,庆祝书院的大日子。
每次到访大学校园,都会感到同学的活力和朝气,令我想起自己当年的快乐时光。
|
在港大参加高桌晚宴,要穿上学袍,一时间还以为走进哈里波特的电影。(信兴书院提供图片) |
我的大学岁月,正值全球民权运动的高峰,母校麻省理工位处的剑桥(Cambridge) 大学林立,示威、游行、集会都是家常便饭,当年最重要的两个议题是反越战和反种族歧视。事实上,当年美国已经陆续通过反种族歧视法案,但由于种族矛盾的根实在太深,少数族裔仍然要在日常生活面对歧视,包括我和身边的华裔朋友。
在美国读过书或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跟黑人绝不能提起那个极具侮辱性的「N」字称呼,否则必定暴力收场。时至今天,这个用语在美国仍是一大禁忌。对中国人来说,另一个「C」字称呼,也具有极大侮辱和挑衅成份。在我年轻的时候,那个字只要在酒吧或者街头听见,便必然会引起一场口角甚至打斗。我在中大当天就跟同学说,我当年亦曾因那个侮辱称呼,和人打过不少架。
一般人或许难以理解,为何一个单字,就能够引起激烈的矛盾甚至冲突?单是一个字,当然不算什么,但那个字所代表的,其实是对一整个民族的侮辱,连带着当时的社会气氛和文化背景。对于那些每天生活在歧视环境的朋友,那就更加连系到生活上遇到的所有不愉快、不平等和不公义的遭遇,考虑到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何一句看似随意的称呼,竟然可以引起激烈的冲突,甚至是人命伤亡。
|
在中大联合书院的周会上,和在场千多位同学一同庆祝书院的60周年院庆。 |
当然,我在美国也遇到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会以那个「C」字称呼自己,但我相信当中代表的,其实也是一种每天经历歧视,对自我身分感到怀疑的低落情绪,并不是恶意要对自身民族作出侮辱。
故此,当天我在海外知道两位年轻议员,竟然以「支那」称呼祖国,我确实是非常错愕,亦想起不少当年在美国受过的歧视。两位议员当日的选择,或许有其个人的政治计算,但却无视所有曾经遭遇过歧视的中华儿女的感受,那实在是非常无知的决定,难免铸成大错。
由初中生到大学毕业,在当地结婚生子,组织家庭,我在外地生活了二十多年。不过,和大多数的华侨一样,我们都知道在当地的身份其实只是过客,华人圈子特别是学生圈子,国族情怀更加是强烈,当年席卷全美的保卫钓鱼台运动,我和一班朋友就有参与其中,我的其中一位最要好的朋友,当年更是运动的全美总指挥,他和一些在研究院念书的朋友,后来先后加入了联合国出任中文翻译,直至国家培养出一批自己的翻译员,才功成身退。
朋友们常常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为何当年会放弃在美国安稳的中产生活,回流香港?其实,当年选择离开美国,除了是我内心仍然希望多试多看,不甘过一辈子平淡生活,很大程度,也因为我希望回到我出生的地方。多年来身为公仆,见证过香港过去二、三十年的「大时代」,为社会作过一点贡献,那怕只是小小的一点,都让我拥有巨大的满足感,是我人生无比的荣幸。
201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