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司长随笔

论数据 看评级

在刚过去的星期,经济方面的其中一个热门话题,相信就是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接连调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信用评级。当天穆迪在深夜时份公布有关决定,我也随即回应指出,特区政府非常不同意穆迪的有关决定。

这几天相信大家都留意到,不少学者、专家和业界人士都指出香港经济基础良好,金融系统稳健,财政状况也非常健康;穆迪调低香港评级的决定,实在值得商榷。穆迪提到其中一个主要理据,是香港和内地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例如,香港输往内地的货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而访港旅客以至服务输出,内地相关所占比例亦分别达四分之三及40%。按照穆迪的说法,既然内地的信用评级有所下调,香港亦理应无可避免受到影响。

我认为若单以经济紧密程度,近乎机械式地将香港评级下调,这理据未免流于肤浅。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航运和商贸中心,回归二十年来,与内地的经济往还愈趋紧密,各范畴的合作都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一直以来,内地是香港庞大的市场,也为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事实上,内地近年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贡献超过全球经济增长三分之一,地位举足轻重。在后金融海啸时期,世界各国纷纷抓紧机会加强和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系。香港和内地加强合作,又怎能视为负面因素?其实除了香港,世界上许多先进经济体和内地的经济连系也非常密切,例如美国和日本,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都是内地。

若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穆迪的观察也似乎和实际情况不符。过去五年,香港经济在不稳的外围环境下,每年平均增长2.4%。随着环球经济于去年回稳,香港经济增长自2016年第二季起逐步加快,2017年第一季更录得4.3%的显著按年增长,是近六年来最高增幅。今年以来,香港经济势头也保持良好。我们首四月的出口货值按年跃升9.4%;访港旅客方面,不论是来自内地旅客及总体数字同期亦见上升。劳工市场全民就业,失业率更在3.2%的近三年低位,这都为内需带来坚实的支持。

而内地方面,首季经济实质增长6.9%,好于市场预期,延续稳中向好的形势。外围环境回暖,内地的出口在今年首4个月也按年增长8.1%,较去年同期下跌11.0%大幅反弹。我相信穆迪亦低估了中央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和决心。事实上,内地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得到纾缓,生产价格亦已于去年后期明显回升。在当局加强监管、积极去杠杆的情况下,内地银行资产质素企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有所下降;内地政府债务对GDP的比率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仍保持健康水平;加上外债比重低,兼且拥有高达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基本面靠稳,对内地的经济前景感到忧虑之说缺乏客观理据。

穆迪下调香港评级的另一个理据,在于香港银行与内地相关贷款业务增加,或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风险。但众所周知,香港的金融系统极为稳健,金管局也已推出各项措施,加强对内地相关贷款的风险管理,亦确保在现行监管机制下,香港银行奉行审慎的贷款批核标准。内地相关贷款的借款人大部分是大型国企和跨国企业,而且贷款有抵押物或者担保支持,信贷质素普遍较高。现时香港银行资本充裕,资本充足率和整体不良贷款比率按年均有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月公布的评估报告中,再次肯定特区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框架,包括审慎的财政政策及健全的金融体系监管,便是有力的证明。

穆迪亦提到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措施,例如沪港通、深港通,及即将推出的债券通,甚至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或对香港构成不利影响。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实质是透过香港作为独特的平台,便利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投资,有助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促进内地资本市场有序开放,长远肯定会为香港带来裨益。这一点早为金融各界别所认同。

回想去年三月穆迪将内地及香港的评级展望调低,指出内地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香港亦势遭波及。当时我们也表示难以理解和认同。观乎香港和内地去年至今年初经济的良好势头,穆迪当时所言的「危机」,看来实在言过其实。

2017年5月28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