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随笔
推动创新
上周我应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邀请去了杭州,出席「创新升级.香港论坛」研讨会,并顺道参观当地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了解它们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和人工智能,帮助民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大小需要,提升人们生活质素。它们的崛起,颠覆了零售、商贸、物流、金融以至医疗等方面的商业模式及服务提供方式,同时汇聚了一大批创科公司和人才,亦带来大量的就业和税收,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浙江省去年生产总值超过五万一千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第四,当中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一半,按年上升8.8%。
这些企业在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固然非常领先,但它们的创新并不在于科技前沿上的突破,而是在于其商业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们的创办人和一群群年青团队所提出的愿景,以及对社会的最新趋势和服务对象需要的洞悉。今次论坛的主题包括「智慧供应链发展」,我参观行程的其中一个部份便是当地一间互联网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这个团队所提出的愿景,是要建立覆盖全国以至全球不停运作的庞大物流网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提供高效率及廉宜的供应链服务,向分布全国的消费者提供落单后二十四小时内送货,即使是国际配送亦以三天内送达为目标,同时收费水平低廉,不断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我亦知道,现时整个物流服务行业也正在朝这个大方向不断改进。
全球供应链近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业界带来相当的挑战。例如,随着亚洲多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中产阶层人数渐多,产生出庞大的消费需求,全球供应链也因而发生变化,由以往较单向的由亚洲地区生产、输给西方国家消费的模式,转向同时应付更多的亚洲区内生产、输往区内消费,以及向西方国家采购,输向亚洲各地区消费的错综复杂模式。
此外,对于许多新一代的消费者而言,大家已不再满足于拥有跟其他人一模一样的产品,而是希望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东西,能够反映个人品味,而且要日新月异。对于生产商而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过往具规模效益的大批量生产模式渐渐失去优势,大量的单一产品库存反为不利,因此需要考虑调整生产模式,以小批量、快调整,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量少而款多,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在这些新形势下,不同企业不论是生产、供应、物流、零售以至其他行业,便有迫切需要借助新科技解决新出现的难题和挑战。事实上,从近年内地创新科技发展的经验可见,社会对解决困难的迫切感,也往往是推动他们追求创新的原动力。举例而言,以往内地的零售点不像香港那样的密集和方便,某程度间接催生了近年内地网购的蓬勃;在支付方面,内地一直不像香港普及地使用个人支票户口、信用卡或八达通等技术,催使内地近年迅速开发并普及使用流动支付,并且衍生出更多附加的增值服务,带来更多方便。
其实香港也一直拥有不少发展创科的良好条件,例如国际连系、资讯流通、人才优秀、大学科研能力强、获世界认同的科研水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健全的法制等,这些都是我们深厚的「底子」。现在还有国家给我们的大力政策支持,社会上对香港要大力推动创科发展亦渐形成共识,在创科上要再上层楼的迫切感也在增强。
只要放远眼界,拥有六千八百万人口的粤港澳大湾区将会为香港提供一个便捷的大市场,可以成为我们初创企业的起步台阶,背后还有十三亿人的内地市场,以至通过互联网无远弗届的全球市场。事实上,从内地创新科技发展经验看到,由于市场庞大,纵使只是一些解决小问题的新意念,也足以发展成为一盘大生意。
我相信,香港要发展创新科技,政府、学术界及商界是发挥着不同角色。政府的责任是为创科产业营造氛围、拆墙松绑、投资教育、培养和吸引人才和企业,构建一个有利创科企业和人才汇聚的生态环境。如何在每个细节中都发挥创新的力量,更需要的是汇集民间、商界、学界和科研界众人的智慧、眼界和魄力,为市场和社会所面对的各种难题探索新的解决方法,敢做敢试,不怕失败,也不让过去的经验限制我们创新改进的空间,这样我们才有更大机会取得突破﹗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