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随笔
由世界杯说起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转眼来到尾声,我和各位球迷一样,都十分期待今天晚上法国对克罗地亚的决赛。过去一个多月,世界杯再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由传统劲旅的爆冷出局、小国球队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各地球迷的兴奋和失落,甚至是视像助理裁判的每一个判决,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画面……在在说明了体育和运动令人着迷和投入之处。
在个人层面,运动令人强身健体,也能够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在社区层面,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可以推动市民保持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而大型体育比赛更可成为国际盛事,凝聚人心,以至为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在今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多项措施,针对体育发展投入更多资源,推动本港体育朝「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方向发展。
|
我在去年底筹备财政预算案的时候,也探访了香港体育学院(体院),林大辉主席向我介绍体院的设施,我也和多位运动员交流,他们分别是(前排左起)剑击的陈建雄、赛艇的李嘉文、硬地滚球的梁育荣、空手道的马文心和保龄球的胡兆康。 |
事实上,近年香港运动员在国际赛事表现出色。在羽毛球、乒乓球、单车及桌球等运动项目上,香港运动员进占世界前十名位置。滑浪风帆、保龄球项目也常常取得佳绩。另外,在剑击、滑浪风帆及武术等运动项目上,我们亦有青少年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中赢取了奖牌。
运动员要持续有高水准的表现,除了需要本身努力不懈外,亦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全面和长期的支援,包括投入全职训练的机会。近年在香港体育学院接受全职培训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增加,由2012 年少于200 人增至现时约460 人。面对国际体坛日益激烈的竞争,体院的目标是把全职运动员人数进一步增加至500人,希望为本港建立更充足的精英运动员人才库。
为此,我们宣布了向「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合共注资六十亿元,让体院有更充裕的资源为精英运动员提供更强支援,包括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财政资助(例如奖学金、比赛奖励、退役奖金和学习津贴)、全面的运动科学和医学支援、完善的训练场地设施,以至为运动员提供教育和全人发展等支援。我们亦由去年底开始,为残疾运动精英项目增拨资源,以及支持残疾运动员全职训练。
此外,目前许多队际球类运动,虽然未列为本港的精英运动项目,但一直都深受我们青少年和学生的喜爱。为推动队际球类运动发展,我们已于今年一月起开展五年发展计划,向亚运会中八项队际球类项目(即棒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垒球、排球和水球)的相关体育总会,提供合共一亿三千万元的额外拨款,以制定和推行代表队训练计划,并为每名香港代表队队员提供每月4000元津贴,目标是协助队际项目逐步提升成绩,以至日后有机会晋身精英项目。此外,政府每年为香港足球总会提供二千多万元,以推行其五年策略计划,进一步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在普及化方面,我向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体育部分)注资十亿元,资助体育团体训练运动员和举办赛事。我亦拨款一亿元,开展为期五年的「地区体育活动资助计划」,鼓励18区的地区体育会举办更多地区体育活动,与现有由康文署和相关体育总会举办的社区体育活动互相补足,让市民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在改善设施方面,我们正积极推展「体育及康乐设施五年计划」,涉及26个地区康体设施项目,造价合共约200亿元。在今个立法年度,我们已有十个项目的拨款申请获立法会批准,包括启德车站广场(包括单车场及草地滚球场)、天水围第107区泳池、改建黄大仙摩士公园游泳池、以及重建元朗大球场的施工前期工序等。我们亦正积极推展启德体育园项目,期望在2018年年底启动工程,于2022-2023年完成,以提供世界级设施推动体育全面发展,吸引更多国际级体育赛事及活动来港。
在盛事化方面,我拨款五亿元推行全新的「体育盛事配对资助计划」,鼓励商界赞助大型体育盛事,让香港运动员有更多机会在主场作赛,以及让市民可以亲身观赏更高水平赛事。
|
旅发局举办的「香港单车节」,已是连续第三年举行,规模亦一年比一年盛大。去年十月的比赛破纪录有接近五千人参与,成为香港又一项国际体育盛事。 |
推动体育发展、培育精英运动员、普及体育文化,都是「百年树人」的工作,需要细水长流的资源投入,更需要我们所有市民持续、耐心、不离不弃的支持。2018亚洲运动会和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分别于八月和十月在印尼举行,香港将会派出历来最多的运动员参赛,让我们一同继续支持香港运动员,再创佳绩。
201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