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随笔
打好防疫经济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以至本港经济,带来前所未见、差不多全方位的严峻冲击。环球经济已陷入深度衰退,时间会持续多久有很大不确定性。不少企业面对生意冰封,资金链断裂的挑战,打工仔则被减薪或需要放无薪假而令收入减少,甚至被裁员。疫情在海外仍未受控,香港所受的影响在短期内将难以消除,我们须尽力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否则会进一步削弱需求,引发经济和就业出现「螺旋式下滑」。特区政府上周推出了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总额1375亿港元,力求在最大范围保住就业、也保住企业,从而稳住经济和信心。
新一轮措施其中一个最主要目标就是保就业,当中800亿元是用作推出「保就业」计划,包括向合资格的雇主提供工资补贴,希望提供诱因促使企业在目前艰难的环境下尽可能不裁员,相信能让一百多万名打工仔受惠。抗疫基金亦会支援包括饮食、建造、交通运输业及旅游等行业合共约80万名员工和逾21万名有供强积金的自雇人士。此外,政府亦会用60亿元、在未来两年在公私营界别创造约三万个职位。
为何保就业这么重要? 这不单关乎经济,更重要的是民生。本港有390万劳动人口,失业率每升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失业人数会增加数万人。每一位打工仔、每一个职位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老有少,每天的生活所需不少。保就业成了保民生的重要一环。
这一轮措施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保企业。在防疫抗疫下,本地消费及外贸这两大经济引擎均突然被煞停,很多企业生意大幅下跌外,还面对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故此,我们对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作了大幅调整。就贷款上限而言,八成信贷担保的贷款上限由1500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九成信贷担保的上限则由600万元增加到800万元,并放宽了申请资格,让更多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也可申请。至于百分百担保的上限则由200万元增加到400万元,并将政府的承担额增加至500亿元,让更多中小企受惠。就息率而言,八成及九成信贷担保计划将增设为期一年、不超过三厘的利息补贴,以纾缓企业的利息开支。此外,前文的「保就业」计划,也有助缓解企业部份的营运成本,让企业在目前的困难时刻都能对未来抱持多一点的信心。
为何撑企业那么重要?因为企业提供就业机会,也是供应链中的一环,因此,保企业能保住经济活动的畅顺运作和市民能享受的服务选择。如果支持企业的覆盖面够广泛,也有助避免因出现连环信贷风险,而影响金融稳定。这解释了为何我推动纾困措施时,尽可能是考虑能够跨界别及服务不同层面的措施。此外,政府资源始终有限,我们应尽可能杠杆市场的力量及资源,以发挥更大的效果。以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为例,我们杠杆了银行体系的资金,让不同行业的企业申请使用,政府即使承担信贷担保风险,但相对于获批贷款企业可以使用的资金,政府须动用的资金相对较少。
又例如,透过金管局推出多方面的措施,力求让市场有更充裕的资金环境。包括一个月内先后下调了逆周期缓冲资本(CCyB)要求和将监管储备减半,合共释放了7,000至8,000亿元的额外贷款空间。此外,金管局今个月将减发外汇基金票据,增加银行同业市场整体港元流动性约200亿元,局方并另与美国联储局安排了回购协议,为本港市场提供额外的美元流动性,亦有助缓减资金的成本。
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规模1375亿元,估计对本地生产总值提供2个百分点的缓冲,连同第一轮措施及财政预算案逾1200亿的纾困措施,合共涉及约2900亿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近10%,力度与其他主要市场相近。经济不景将影响今年的税收和卖地收入,加上这些措施,今年度的财政赤字将会大幅增加至2800亿元或以上。
为什么我相信这个规模的开支是可以承担呢?因为这些措施都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一次过措施,虽然令本港的财政储备由11000多亿元水平降到8000至9000亿元左右,但仍相等于14至15个月的政府开支。可以说,我们过往逐步建立的储备,现在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它让我们有能力在环境困难时,推出大规模的逆周期支援措施,缓解经济下行对市民的就业和生活的影响。
善用财政力量,适度杆杠市场资源,尽力保就业、保企业是刻下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首要目标。不过,未来最关键的还是防控疫情的工作及成效。防疫抗疫工作必须坚持、努力地做好,才可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创造条件。
近三个月疫情在各地的发展,令人担心有效防疫与有效支持经济是否不能兼得。在未有疫苗、未有方法迅速遏止疫情传播的情况下,防疫抗疫工作会否变得常态化?倘若如此,如何保障市民健康,同时又保住经济民生将是全球都必须思考的共同挑战。
2020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