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随笔
崎岖的复苏之路
本港正面对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个案数字高企,形势严峻,影响了社会民生,也困扰着经济。政府当前最迫切的要务,是全方位聚焦控制疫情,因确保市民的健康是所有工作最重要的前提。为此政府推行的一连串控疫防疫措施,虽然为大家的生活及出行带来不便,也令商店及企业承受经营压力,但我们需要在「短痛」与「长痛」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希望稍后能为市民大众换来较长时间的安全稳定环境。
过去数月,环球各地仍在继续对抗疫情,看来防控新冠病毒无可避免会是一场持续的攻防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耐力,并在控制疫情及维护经济活力之间做最适当的平衡。在疫情反复时,首要严防输入个案,并以最快速度处理及中断传播链;当疫情受控后,则应适时相应地恢复经济活动,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防疫疲劳」或经济过度受损。
上周政府收紧了防疫及社交距离措施,食肆不能做晚市堂食,一些处所也要暂时关闭。基于新冠病毒潜伏期较长且易于传播,新一轮较严紧措施的效用,相信需要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在数字上反映出来。在这段期间,我们需要持续细心观察、动态评估、果断调控措施,既要有坚定执行措施的耐心,亦要有快速调节的机警。
在经济层面,原本略见复苏苗头的商业往来及经济活动,也因疫情再次爆发而受到打击。我们再次呼吁各大小业主减租,与零售商户、食肆及中小企共渡时艰。对商界而言,在合约精神之外,社会责任亦同样重要,尤其是那些在「保就业计划」里取得政府大额补助的集团。只有真诚的回馈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
本港第二季的经济状况仍然十分严峻,但收缩的态势似乎略为放缓和慢慢喘定。5月份,本港零售销货量仍显著下跌33.9%,惟跌幅较3月份(-44.0%)和4月份(-37.5%)有所收窄;6月份的零售销售数字仍未公布,但由于疫情于该月放缓、本地经济气氛改善,估计跌幅有机会进一步收窄。
出口方面,主要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外围形势仍然严峻。可幸内地经济在第二季迅速恢复,为香港货物出口提供支持,部分抵消环球需求骤降的影响。商品出口货量的按年跌幅由第一季的9.1%收窄至4月及5月合计的4.8%。然而,旅游业持续冰封,服务业出口依然受到重创,投资活动亦因前景不明朗而继续乏力。
短期来看,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威胁,经济前景仍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中美政治和经贸关系急剧转差、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也为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不确定性。加上最近本地疫情出现反复,本港经济或需要较原来预期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尽管如此,香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显示,每次危机都隐藏着新的机会,每次困难都隐藏了未来发展的钥匙。今次新冠疫情虽然打击了经济,但也同时凸显了未来经济活动应改革或加强发展的方向。
举例来说,在今次疫情下本港金融业及某些经济活动仍能保持如常运作,全赖我们拥有先进的数码基建,数码科技可让更多不同行业在家工作或以遥距的模式维持有效的运作。又例如,在社交距离限制下,市民增加网上购物或食物外送,兼具网上销售的商店因而能部份抵销疫情中受到的打击,相信日后不同行业和企业均会探索如何开拓和加强网上销售的渠道。由此可见,未来我们必须全方位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才能有机会突围而出。旅游业方面,经过今次的疫情,我们亦应尽早作部署,探索在「新常态」下新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未来的方向应以推动高增值旅游项目为优先。
另一方面,面对中美磨擦升温、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和全球化有倒退迹象,加上内地经济以本土市场的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这新格局下,本港企业面向未来应如何定位和转型,以更好地把握机遇,也值得深思。
202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