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預算案後記
每年的財政預算案公布後,我都會四出了解市民的反應。過去一星期,除了跟不同人士見面之外,我亦先後到了香港大學和香港青年協會,與逾千名青少年朋友會面。雖然我不能逐一回應逾千名青少年朋友的提問和意見,但十分享受和他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一來是因為青少年朋友的思維清新,往往能提出主流輿論以外的有趣觀點;二來是我可以更直接地從他們提出的問題,感受他們甚至他們的家庭關注甚麼。
青協的同學問題有趣,而港大同學的提問內容頗具深度,我特別記得有一位同學提到,既然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進一步介入各個經濟範疇,為甚麼我們不改變現時「大市場、小政府」的理財哲學?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的確,社會近年一旦發生重大事故,社會輿情就會追究責任,然後要求政府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在這情況下,擴大政府職能和政府開支將會是自然不過的結論。
正如我在預算案提到,近年來市民對政府抱有極高期望,希望政府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但亦有人憂慮政府過度膨脹,長遠影響政府財政穩健。本年度的公共開支超過三千三百億元,已經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八點九,遠高於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以應付各項社會民生和經濟問題。我認為,以香港的經濟情況來看,這力度相當適中。另一方面,維持小而有效的政府,可以保障我們簡單而低稅率的稅制,是我們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吸引投資者的強項。預算案公布後,一位朋友以近乎投訴的口吻,表達現時社會的期望不斷擴大,導致公共開支也超過了正常的水平。
未來幾年,我希望能維持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兩成左右。我不希望政府過度膨脹,以致遏止市場的有效運作,削弱經濟的積極性。
不過,近年香港民間社會發展蓬勃,已在政府和市場之間開拓出新出路。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香港充裕的社會資本,加強「民、商、官」合作,大家一起解決社會問題。所以,我在今年的預算案建議再次撥款十億元,用作大學配對資助,一方面推動高等院校發展,另一方面亦培養捐獻文化。另外,我建議注資二億元予「攜手扶弱基金」,希望社福界、商界和政府加強伙伴合作,合力扶助弱勢社群。
另一個例子是學童上網學習的措施。記得社會開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部分意見只是要求政府提供上網費資助,但我們在研究後認為,網上學習已經是教育的一部分,現時九成綜緩家庭已經購買上網服務,我們須要找出為甚麼餘下的一成家庭拒絕上網。結果發現,這些家庭的家長對互聯網的認識不足,擔心硬件及軟件故障時,不知所措。故此,我們除了在今年向領取綜援和學生資助的家庭,提供一千三百元或六百五十元的上網津貼外,更會籌辦一家非牟利機構,與網絡服務供應商和社區機構合作,提供上網服務選擇、家長教育、技術支援等的配套服務。為收窄數碼鴻溝,這些上網費以外的服務也非常重要。我相信,若大家試過家中電腦發生故障而求助無援,就可以想像電腦知識不充分的家庭,更需要電腦教育和技術支援。
上網學習正是一個好例子,說明我們提供誘因以促進「民、商、官」三方合作的好處。政府在提供資源外,更鼓勵社會攜手解決問題的精神。我相信,凝聚社會力量,是香港未來持續進步的重要元素。
大家還有其他利用社會資本解決社會問題的建議嗎?請提出來,我無任歡迎。
March 6,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