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科學園十年成果的啟示
香港科學園轉眼成立十周年了,我日前到那裡出席慶祝活動,看到這個依山傍水的園區朝氣蓬勃,對香港的創新科技前景更有信心。創新科技是本港六項優勢產業之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香港要維持競爭力,必須善用科技。
如果你長期在市區「搵食」,可能不熟悉遠在馬料水的科學園,只有坐火車經過時遙遙眺望留下的模糊印象,對它的成就可能了解不多。
那麼,讓我簡單介紹一下:科學園已建成第一、第二期,出租率高達九成。目前園內有接近350間科研公司,共聘用八千多名員工。公司有本地的、有海外的,有新成立的,也有跨國企業,其中不乏在世界響鐺鐺的名牌,如杜邦、飛利浦、Cree、Hologic等。它創造的協同效應是巨大的,共創造了近450項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商標及註冊設計,並贏得200項技術或設計獎項。在去年的「亞洲創意發明獎2010」決賽中,最後十二強就有兩家公司來自科學園,其中一家最後奪得「科技企業獎」。
一般人有個印象,認為香港是個商業城市。這無疑是對的,但不全面,香港其實也可以說是個科技城市。過去一年,香港的科學家就奪得不少國際和國家級榮譽。舉幾個例子: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以發光材料合成和太陽能轉換的貢獻,獲選為二零一一年度「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科學園公司「Intuitive Automata」研發的「減肥教練機械人」奪得《華爾街日報》舉辦的「2010年亞洲創新奬」的「科技企業獎」;香港科技大學李行偉教授的「水力射流」研究成果,榮獲去年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香港中文大學黃捷教授的「非線性輸出調節問題及內模原理」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知道這些,你對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2009/10年度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把香港的創新水平評為亞洲第一位、全球第三位,就不會覺得驚奇了。
|
|
|
|
聽取綠景樓環保設施的簡介 |
|
|
|
為鞏固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的基礎,政府將再投資49億元擴建科學園第三期發展,以吸納更多科技公司進駐,為我們的工程師、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提供更多發揮才能的機會。
過去十年,科學園一直致力推動五大重點發展科技領域:電子、資訊科技及電訊、精密工程、生物科技和綠色科技,以先進技術配合高效的支援服務,促進香港科技業的競爭力。十周年慶典上,科學園的旗艦新建築物「綠景樓」開幕,展示了綠色科技的實踐成果。
|
在綠景樓天台 |
展望本世紀的發展,綠色科技有望成為龍頭技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亮點。我期待見到「綠景樓」能實現高水平的能源效益。它的節約成果不但可以應用到香港其他建築物上,還可以輸出到內地和國際。
正在規劃中的科技園第三期,將以綠色科技為重點。「綠景樓」就是第三期發展的藍本。
May 2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