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紐約High Line Park 的啟示
月初到法國康城,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香港沒有直航班機前往法國南部,只好先飛往巴黎,然後轉乘火車到康城去。我於是乘着等候火車的三個小時空檔,到市內的Viaduc des Arts,看一看利用那條已棄用高架鐵路線的保育成效。鐵路橋的圓拱支柱被改成藝廊和其他店舖,高架鐵路本身則改成可供市民漫步的La Promenade Plantee。
由於城市發展,歐美不少城市棄置的鐵路被活化成為吸引遊客的熱點。
幾年前到倫敦開會,亦曾在回程往機場之前,去了著名的Borough Market,那裡也有一些酒吧、食肆是利用高架鐡路圓拱橋下的空間改建而成的。
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紐約一個公私營合作的保育項目 - High Line Park。
這個廣受好評的新公園,非常有特色,這與它「變身」前後兩個截然不同的面貌和功能有關。它本來是一條1.6公里長的高架鐵路,現在蛻變成為一個蜿蜒於樓宇之間的空中花園。它不但活化了這條已經廢棄的鐵路,而且為整個社區增添了活力,改變了社區面貌,提升了周邊產業的價值。
這個公園位於紐約的西城區。著名音樂劇《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附近。這個區瀕臨赫德遜河(Hudson River),河邊的貨運碼頭一個接一個,岸上則貨倉林立,因而在十九世紀就建了一條貨運鐵路,方便貨物運輸。鐵路建在地面,與周圍街道有百多個交匯路口,事故不斷。鐵路於是改建成高架鐵路,從一九三四年起啟用。到了五十年代,美國州際高速公路大發展,鐵路貨運隨而萎縮。這條通往城西一個鐵路貨場的高架鐵路逐漸沒落,到一九八零年終於停止運作。
對於如何處置這段橫亘於半空的龐然大物,發生過很多爭議。有地產商主張拆除,有鐵路發燒友主張保留。到一九九九年,當地居民組成了「高架鐵路之友」(Friends of High Line),提出把它改造為公共空間。「高架鐵路之友」是由兩名青年,約書亞大衛(Joshua David)和羅拔夏文德(Robert Hammond)帶領一群當地居民和鐵路愛好者組成的,幾經努力爭取後,終於得到市長彭博和市議會的支持。市政府在二零零四年接受建議,撥款進行改造。到二零零九年,這個獨特的空中公園長廊向公眾開放。只不過兩年,它已發揮了強大的催化劑效應,公園長廊所到處,社區面貌改善有目共睹。
可以見到,一些殘破的貨倉已改建,有些變成高級住宅,有些變成高級寫字樓,不少工程在進行,整個社區出現了復興景象。
我們走上公園,見到鐵路路軌被刻意保留下來,沿路以戶外木材鋪成步行徑,曲折蜿蜒,穿過叢叢花草。花草貌似野生,予人宛似天然的感覺,其實是經過悉心布置。據說,這樣的設計意念,是受到鐵路經多年棄置後,各式閒花雜草自然叢生的風貌啟發的。它不似很多公園的草木到處讓人看到是人工栽培的,而讓人覺得這個環境是老天爺的恩賜。
一路上還可以看到很多線條、色澤簡樸但款式不同的座椅。整個氣氛非常閒適,遊人都悠閒寫意。我印象中的這個貨倉區,竟然有這樣一個自然安寧的面貌,實在出乎我意料之外。
公園的設計師奧多夫(Piet Oudolf)亦曾經負責設計芝加哥千禧公園(Millenium Park)內大型停車場上蓋的Lurie Garden。兩個公園的設計風格,如出一轍,都是樸實無華,與自然境物混成一體,所見到的都是當地常見的植物,完全沒有人工斧鑿的痕跡。
High Line Park的改造用了多少錢?
五千萬美元,不到四億港元,但社會經濟效益卻十分巨大。沿途1.6公里兩旁本來破落的社區已煥發出巨大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私人資金投入。社區的環境質素與物業價值都大幅提升,潛力更被看好。這些若量化計算,價值遠遠超過政府的投資。
這個項目很有參考價值,它顯示,有創意的保育是可以不用花很多錢,而能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November 2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