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從世界銀行報告看香港
我們常常說,香港是個細小而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很容易受到外圍經濟波動的影響。這話通常都從消極的方向去理解,說這話是為了提醒大家要不時保持驚惕,提防外圍經濟下滑,要防患未然,因為外圍各巨大經濟體系小小變化掀起的巨浪,也會讓我們吃不消。好像外國有一個說法 – 歐美只要打一個噴嚏,香港便會染上傷風感冒。
可是這話也可以從相反的角度去理解。外圍巨大經濟體系小小的向下變化固然會讓我們吃不消,但小小的上揚也會給我們帶來龐大的機遇。我們也要對此保持敏銳觸覺,早着先鞭。
過去,香港的眼光主要盯着歐美,如今,不可不注意的是中國內地。譬如,與香港近在咫尺的珠三角、廣東省的發展就很值得時刻留意。
過去十年(二零零二至一一年),內地消費品進口需求累計急增超過五倍半,平均每年增長21%。這個13億人口的大市場中,有一億人就在廣東,其中最富裕的一半集中在珠三角。單是這個人群,就有七個香港般大。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他們的經濟水平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大的超越,人均消費能力會有一天比我們更強大,誰說不可能?
世界銀行最近發表了一個展望中國二零三零年狀況的報告。世銀行長佐利克(Bob Zoellick)親自去到北京介紹這份報告,並且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實現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發展:中國的戰略選擇與國際經驗」高層研討會中,講述報告的內容。他說中國領導人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增長模式在過去三十年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變,以適應新的挑戰。
了解一下這個報告,當對我們應該如何早着先鞭有所啟發。報告題為《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報告展望二零三零年說,即使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中國也可在18年後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並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
世界上不同機構在這方面有各種預測,世界銀行的預測,是其中比較「穩陣」的。有些預測認為中國幾年後就可以做「一哥」了。當然,若以人均計算,中國的水平仍然大大落後於歐美的先進國家。
報告據此發展趨勢,提出了六個中國要注意的戰略發展方向,包括鞏固市場經濟基礎、加快創新步伐、發展綠色經濟、加強社會保障、建設穩健的財政體系、加強與世界融合。這也是六個要優先改革的領域。如果留意內地發展,可以看到不少已在着力推行。
我們相信,一個基礎更穩健、實力更強大的內地市場,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更有力的增長動力。而香港憑着自己制度和地理上的優勢,以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區域商業、貿易、旅遊樞紐的定位,可以在國家成為高收入社會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發展平台作用。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中國在經歷了三十多年高速增長之後,目前到了需要進行另一次戰略轉變的轉捩點;並在這轉變中,「十二五」規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李克強副總理去年到香港出席「十二五」規劃論壇,宣布了一系列「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措施。從世界銀行報告的觀點去重看這些措施,會更加明白為什麼李克強副總理說這些措施「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香港完全可以在國家走向市場化、加強與世界融合、發展綠色經濟、滿足內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關鍵是,我們要保持敏銳觸覺,早着先鞭。
April 1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