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六管齊下增加房屋用地
在過去幾年,為了應付房屋需求,配合社會經濟發展,我們一直致力於開拓土地資源,並優化現時的土地供應策略。自2010年底起,我與多位同事一起,在「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推動增加土地作房屋發展的工作。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總結一下這方面的工作,同時希望集思廣益,與大家一起討論未來增加土地供應的方向和策略。
近年來,市民表達了「香港是我家」的訊息,大家都希望可以安居樂業。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土地供應,滿足人口增長和家庭結構改變導致核心家庭數量增加對房屋和社區設施的需求,同時我們亦要建立土地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
就整體策略而言,我們現正透過幾個不同的方向,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第一,我們選定可開拓土地供應的政策、第二,我們會監督及統籌所需基建,以確保房屋土地可以適時供應、第三,我們會透過跨部門協調,盡早釋放房屋用地作發展。
具體而言,我們提出了「六管齊下」的策略,即是包括:(一)更改土地用途、(二)重建、(三)收地、(四)維港以外填海、(五)發展岩洞和(六)重用前石礦場。發展局較早時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公眾參與,大部分市民普遍並不反對「六管齊下」的策略。
我們了解市民對在維港以外填海的意見紛紜,在個別選址的表現尤為強烈。我們希望強調,今年一月公佈的二十五個可考慮填海地點並不是已落實的填海選址。在往後進行技術研究和選址時,我們會注意對環境和社區影響的準則。我們會總結首階段的諮詢結果,並提出數個進一步考慮的填海及岩洞發展的選址,展開下一階段的公眾諮詢。
除了探討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我們在釋放工業用地方面亦取得一定的進展。現時全港約有60公頃工業用地可以改作為非工業用地,當中半數可以轉變為住宅用途。這些位於荃灣、火炭、大角咀和元朗等地的工業用地,正進行相關分區計劃大綱圖的修訂工作,當中五幅屬政府土地的工業用地,有一幅已經納入2012-13年度的勾地表,其餘四幅將交予香港房屋委員會作公共房屋和新居屋發展。
至於屬於私人土地的工業用地,其發展時間表須由市場決定。不過,我在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已經宣布,我們會邀請市建局以「先導計劃」形式重建工廈。我期待市建局在未來一兩年內,可以推行有關計劃。與此同時,我們會研究措施,便利位處工業區的土地作房屋發展。
地盡其用是增加供應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們正檢討一些沒有植被、荒廢或已平整的「綠化地帶」,初步建議可將15幅「綠化地帶」的土地作住宅用途。在改劃土地用途時,我們會按既定程序進行公眾諮詢,預計今年內完成第二階段的檢討工作。
此外,我們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的工作亦已完成,建議改劃36幅用地作住宅用途。我們計劃先就有關計劃諮詢區議會,然後在更改土地用途時,按既定的城規程序,進行公眾諮詢。
收地方面的工作亦按計劃進行。較大型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包括關於新界東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和東涌新市鎮餘下發展的可行性,亦順利進行。其中,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預計可在2013年完成,並最早可在2018年開始提供土地供房屋發展,單是這個計劃的可供發展面積已約達530公頃。在利用石礦場方面,安達臣道石礦場及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工作,亦按計劃進行。
我們亦會繼續利用鐵路沿線的物業發展潛力,除了較早前成功招標的西鐵南昌站和荃灣西站五區(城畔)外,在2012/13年度,多個西鐵物業發展項目,例如荃灣西站五區(灣畔)、荃灣西站六區、朗屏站(北)和朗屏站(南),亦將陸續招標。我們與港鐵公司認為,西鐵元朗錦上路站和八鄉車廠及附近一帶的鄉郊土地,都是極佳的房屋用地,希望可以盡快推出市場,有關計劃同時亦可帶動當區的發展。
總的來說,以上「六管齊下」的策略,在短期而言,可以釋放約150公頃的土地,用以興建房屋方面的發展。中長期而言,政府正進行涉及面積達2,400公頃的土地研究和檢討。這些土地都可以為我們大量增加房屋的供應。
土地是一切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而土地供應緊張,亦是造成社會經濟矛盾的原因之一。我們過去一段時間盡力增加土地供應,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我相信,這方面的工作必須持之以恒,不斷優化,才可更有效的回應市民安居樂業的訴求。
June 1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