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須著力發展經濟

2012年已到了尾聲,在此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一年當中,我最喜歡年底這個時間。一方面,由於節日假期,可以多點時間休息和與家人共聚;另一方面,公務會議和公開活動少了,可以較安靜地思想來年《財政預算》的方向。

說到《財政預算》,我出席了數以十計的諮詢會,見過很多不同界別的朋友,最特別的一批要算是二十多位"少年財政司"。他們是來自不同學校的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同學。他們就城市規劃與房屋、教育、關懷弱勢社群、醫療等多方面政策,提出很多具體的意見和建議,顯示他們作了不少資料搜集,非常認真。他們的建議主要是要爭取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而不是尋求自己的利益,我十分欣賞。

不過,我也指出他們都忘記了一點――就是只關注"開支"項目而忘記了"收入"。

與高福利的經濟體系不同,香港一直採取"小政府"政策,公共開支控制在本地生產總值約20%的水平,是私人市塲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們也只須徵收相若水平的稅款,便足夠維持政府運作,個人和企業可以保留餘下80%的財富,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去創造更多財富。其實,政府理財與每個家庭一樣,都須要"量入為出",要增加開支,就必須想辦法相應地增加收入。

回歸以來,政府的開支增加了超過100%,由1997-98年度的接近2000億元倍增至2012-13年度的接近4000億元,各個政策範疇的開支皆有大幅增長。我們有能力加大公共開支而毋須大幅加稅,完全是歸功於香港的經濟在過去長時間維持不錯的增長。我們增長的速度並不比經濟發展程度接近的經濟體遜色。經濟持續增長令我們可以不用改變低稅率政策,也能增加政府收入,從而支持各部門提供更多丶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隨著人口老化,我們未來難免須要在福利和醫療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如果我們的經濟不能持續發展,政府很可能會長期入不敷支。到時,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不是加稅,便是不斷發債。前者會加重今天納稅人的負擔,後者將要求下一代納稅人承擔我們這一代的開支。我相信兩者都不是大家所願見到的。所以,我們更加須要著力發展經濟。

在發展經濟方面,我聽到一些朋友分析現時香港的經濟情況,認為過份依靠金融業,產業結構也太過集中在四大傳統支柱(金融丶貿易物流丶旅游丶專業服務),應該多發掘新產業,令產業更多元化。我卻不認為香港經濟產業太集中。事實上,金融業(包含投資丶銀行和保險等行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6%(2010年數據,下同),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合共的經濟份額也只是58%,聘用48%的勞動人口(167萬人)。

我同意應該支持新產業發展,讓年青人有更多有質素的工作選擇,發揮各自所長,也令香港更能適應不斷轉變的國際經濟格局。例如,我們的創意產業已有一定規模,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5%,創造了接近20萬個職位,在區內有相當的競爭力,有望成為我們的新支柱產業。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新產業的發展須要長時間孕育和摸索前進,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

因此,我們切莫盲目追求發展新產業,而輕視傳統支柱產業。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四大傳統支柱產業能夠成為我們的經濟支柱,是因為這些產業有很好的競爭力。事實上,過去十年,這些產業的增長較同期香港整體經濟為快。所以在發展新產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著力發揮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勢,尋找新的增長點,開拓新的巿場。

我相信007也會同意,不論是匕首還是雷射槍,能殺敵的便是好武器。

December 30,2012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