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經濟發展委員會
星期三舉行了第一次經濟發展委員會會議。委員會是一個高層次、跨界別、跨部門的新平台,研究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
行政長官希望委員會檢視香港的產業結構,就如何提升現有優勢產業的競爭力、擴大市場、扶助和孕育新產業等方面,提出具體、可執行的建議。換句話說,委員會不單要把脈,更要處方。委員會所有的非官方委員皆是相關領域有份量的翹楚。除了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本地企業家、銀行家、專家學者、專業界別的精英外,還有來自新加坡、內地、台灣的委員。
楊榮文是新加坡的資深政治家,是多名總理的內閣成員,合共在內閣服務20年,曾擔任多個部長職位。我和楊榮文認識多年,在籌備在香港舉行的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時,有緊密的合作。當時他是工貿部部長,我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劉憶如也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她是經濟學家,曾在各地大學任教(包括中文大學),同時也長期在台灣政府擔任要職,推動台灣經濟發展。巴曙松是國務院發展硏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他曾經在香港工作多年,對兩地的情況都十分熟悉。
雖然這只是第一次會議,委員已提出了不少藉得深思的問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主要以輕工業為主。隨著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工廠開始向北遷往珠三角,香港的產業結構也逐漸轉型。現時,香港還有很多工業家,但香港本土已經幾乎沒有製造活動,成為全服務業的經濟體。目前,廣東省的經濟也在轉型,在騰籠換鳥的策略下,香港工業的製造基地將會漸漸離開珠三角。長遠而言,香港是否須要重新發展製造業呢?
委員對這個課題未有主流看法,但有不少前瞻性的觀點。香港不可能走回頭路,不可能再以勞動密集的方式,生產低價值的產品。如果要在香港進行生產工序,必須是高價值產品,例如高科技、以設計為主要賣點、或能切合個別用戶需要(highly customized)的產品。有委員認為,香港須要發展工業而不是發展工廠。低增值的生產工序在甚麼地方進行,並不是關鍵。最重要是把高增值的部份(如設計、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留在香港。但即使我們不直接製造產品,仍必須掌握產品製造的竅門。
有委員指出香港有國際規模的企業不多,超過90%企業為中小企,當中不少是從事新興產業。他們一般的資源有限。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他們單打獨鬥,要脫頴而出,往往非常困難,尤其是不少外國競爭對手背後有其政府支持。政府和業界如何可以團結整個行業不同持份者的力量,加強行業整體的競爭力,是這些新興產業能否加快成長的關鍵。要扶助中小企,不一定是財務或稅務優惠,我們也可以考慮針對行業整體的宣傳活動,也可以從政策、規管和人力培訓等方面入手。
有委員建議要為香港長遠發展重新定位,善用和提升「香港」這個品牌。內地消費者對香港有相當信心,所以「香港製造」、「香港檢測」甚至「從香港購買」的產品,在內地市場有額外的優勢。外國產品進軍內地市場前,很多時也以香港為橋頭堡和試金石,因為在香港暢銷的產品,往往也可以在內地取得成功。如果香港可以有系統地發展這些無形資產,相信可以大大加強香港企業的競爭力。
我期望在日後委員會會議和小組會議上,委員可以更深入討論,把高瞻遠矚的想法,轉化為行動綱領,讓政府逐步落實,把香港的經濟帶到新台階。
March 17,2013